认识与谬误

认识与谬误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是马赫的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最清楚、最集中、最综合、最成熟的阐述,是马赫科学哲学的创新卷。

内容简介

马赫的学识渊博,他的深刻的、有价值的、第一手的实验敏感性,当然还有他倾注在文字材料中的杰出的、诙谐的、批判的气质、科学的洞察,丰富而中肯的警句,对习俗和权威的漠视。 在生理学和心理学领域,他的研究是围绕感觉的分析进行的。其具体贡献有:关于运动引起的音调和颜色的变化,即多普勒效应;肉耳迷路的功能和运动感觉;视网膜各点的相互依赖及其对亮度知觉的影响;关于空间和时间的心理学研究;探究心理学分析;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和发生认识论的先见之明。

作者简介

作者恩斯特·马赫,奥地利物理学家、哲学家、生物学家,1838年2月18日生于奇尔利茨。马赫在研究气体中物体的高速运动时,发现了激波。马赫确定了以物速与声速的比值(即马赫数)为标准,来描述物体的超音速运动,在力学上做出了历史性贡献。在哲学上,马赫是逻辑实证论者,并提出经验主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分科本)出版说明

中译本序

作者第一版序

作者第二版序

第一章 哲学思维和科学思维

第 一 节

第 二 节

第 三 节

第 四 节

第 五 节

第 六 节

第 七 节

第 八 节

第 九 节

第 十 节

第 十 一 节

第 十 二 节

第 十 三 节

第 十 四 节

第二章 心理—生理学的考虑

第 一 节

第 二 节

第 三 节

第 四 节

第 五 节

第 六 节

第 七 节

第 八 节

第三章 记忆、再现和联想

第 一 节

第 二 节

第 三 节

第 四 节

第 五 节

第 六 节

第 七 节

第 八 节

第 九 节

第 十 节

第 十 一 节

第 十 二 节

第 十 三 节

第 十 四 节

第 十 五 节

第 十 六 节

第 十 七 节

第 十 八 节

第四章 反射、本能、意志、自我

第 一 节

第 二 节

第 三 节

第 四 节

第 五 节

第 六 节

第 七 节

第 八 节

第 九 节

第 十 节

第 十 一 节

第 十 二 节

第 十 三 节

第 十 四 节

第 十 五 节

第 十 六 节

第 十 七 节

第五章 在自然的和文化的栖居处个体的发展

第 一 节

第 二 节

第 三 节

第 四 节

第 五 节

第 六 节

第 七 节

第 八 节

第 九 节

第 十 节

第 十 一 节

第 十 二 节

第 十 三 节

第 十 四 节

第 十 五 节

第 十 六 节

第 十 七 节

第 十 八 节

第 十 九 节

第 二 十 节

第六章 想像的充沛

第 一 节

第 二 节

第 三 节

第 四 节

第 五 节

第 六 节

第 七 节

第 八 节

第 九 节

第 十 节

第 十 一 节

第 十 二 节

第 十 三 节

第 十 四 节

第 十 五 节

第 十 六 节

第 十 七 节

第 十 八 节

第七章 知识和错误

第 一 节

第 二 节

第 三 节

第 四 节

第 五 节

第 六 节

第 七 节

第 八 节

第 九 节

第 十 节

第 十 一 节

第 十 二 节

第 十 三 节

第 十 四 节

第 十 五 节

第八章 概念

第 一 节

第 二 节

第 三 节

第 四 节

第 五 节

第 六 节

第 七 节

第 八 节

第 九 节

第 十 节

第 十 一 节

第 十 二 节

第 十 三 节

第 十 四 节

第 十 五 节

第 十 六 节

第 十 七 节

第 十 八 节

第 十 九 节

第九章 感觉、直觉、幻想

第 一 节

第 二 节

第 三 节

第 四 节

第 五 节

第 六 节

第 七 节

第 八 节

第 九 节

第 十 节

第 十 一 节

第 十 二 节

第 十 三 节

第 十 四 节

第 十 五 节

第 十 六 节

第 十 七 节

第 十 八 节

第 十 九 节

第 二 十 节

第 二 十 一 节

第十章 思想对事实的适应和思想的相互适应

第 一 节

第 二 节

第 三 节

第 四 节

第 五 节

第 六 节

第 七 节

第 八 节

第 九 节

第 十 节

第 十 一 节

第 十 二 节

第 十 三 节

第 十 四 节

第 十 五 节

第 十 六 节

第 十 七 节

第十一章 论思想实验

第 一 节

第 二 节

第 三 节

第 四 节

第 五 节

第 六 节

第 七 节

第 八 节

第 九 节

第 十 节

第 十 一 节

第 十 二 节

第 十 三 节

第 十 四 节

第十二章 有形实验及其主要特征

第 一 节

第 二 节

第 三 节

第 四 节

第 五 节

第 六 节

第 七 节

第 八 节

第 九 节

第 十 节

第 十 一 节

第 十 二 节

第 十 三 节

第 十 四 节

第 十 五 节

第 十 六 节

第 十 七 节

第 十 八 节

第 十 九 节

第 二 十 节

第 二 十 一 节

第 二 十 二 节

第 二 十 三 节

第 二 十 四 节

第 二 十 五 节

第 二 十 六 节

第十三章 作为探究的主导特征的相似和类似

第 一 节

第 二 节

第 三 节

第 四 节

第 五 节

第 六 节

第 七 节

第 八 节

第 九 节

第 十 节

第 十 一 节

第 十 二 节

第 十 三 节

第 十 四 节

第 十 五 节

第十四章 假设

第 一 节

第 二 节

第 三 节

第 四 节

第 五 节

第 六 节

第 七 节

第 八 节

第 九 节

第 十 节

第 十 一 节

第 十 二 节

第 十 三 节

第 十 四 节

第 十 五 节

第 十 六 节

第 十 七 节

第 十 八 节

第 十 九 节

第 二 十 节

第 二 十 一 节

第 二 十 二 节

第十五章 问题

第 一 节

第 二 节

第 三 节

第 四 节

第 五 节

第 六 节

第 七 节

第 八 节

第 九 节

第 十 节

第 十 一 节

第 十 二 节

第 十 三 节

第 十 四 节

第 十 五 节

第 十 六 节

第 十 七 节

第 十 八 节

第 十 九 节

第 二 十 节

第十六章 探究的预设

第 一 节

第 二 节

第 三 节

第 四 节

第 五 节

第 六 节

第 七 节

第 八 节

第 九 节

第 十 节

第 十 一 节

第 十 二 节

第 十 三 节

第 十 四 节

第 十 五 节

第十七章 探究的小径

第 一 节

第 二 节

第 三 节

第 四 节

第 五 节

第 六 节

第 七 节

第 八 节

第 九 节

第 十 节

第 十 一 节

第 十 二 节

第 十 三 节

第十八章 从心理学上看演绎和归纳

第 一 节

第 二 节

第 三 节

第 四 节

第 五 节

第 六 节

第 七 节

第 八 节

第 九 节

第 十 节

第 十 一 节

第 十 二 节

第 十 三 节

第 十 四 节

第 十 五 节

第 十 六 节

第 十 七 节

第 十 八 节

第 十 九 节

第 二 十 节

第 二 十 一 节

第十九章 数和测量

第 一 节

第 二 节

第 三 节

第 四 节

第 五 节

第 六 节

第 七 节

第 八 节

第 九 节

第 十 节

第 十 一 节

第 十 二 节

第 十 三 节

第 十 四 节

第 十 五 节

第 十 六 节

第 十 七 节

第 十 八 节

第 十 九 节

第 二 十 节

第 二 十 一 节

第二十章 与度规空间对照的生理空间

第 一 节

第 二 节

第 三 节

第 四 节

第 五 节

第 六 节

第 七 节

第 八 节

第 九 节

第 十 节

第 十 一 节

第 十 二 节

第 十 三 节

第 十 四 节

第 十 五 节

第 十 六 节

第 十 七 节

第 十 八 节

第二十一章 论心理学以及几何学的自然发展

第 一 节

第 二 节

第 三 节

第 四 节

第 五 节

第 六 节

第 七 节

第 八 节

第 九 节

第 十 节

第 十 一 节

第 十 二 节

第 十 三 节

第 十 四 节

第 十 五 节

第 十 六 节

第 十 七 节

第 十 八 节

第 十 九 节

第 二 十 节

第 二 十 一 节

第 二 十 二 节

第 二 十 三 节

第 二 十 四 节

第 二 十 五 节

第 二 十 六 节

第 二 十 七 节

第 二 十 八 节

第 二 十 九 节

第 三 十 节

第 三 十 一 节

第 三 十 二 节

第 三 十 三 节

第 三 十 四 节

第 三 十 五 节

第 三 十 六 节

第 三 十 七 节

第 三 十 八 节

第 三 十 九 节

第 四 十 节

第 四 十 一 节

第 四 十 二 节

第 四 十 三 节

第 四 十 四 节

第 四 十 五 节

第 四 十 六 节

第 四 十 七 节

第 四 十 八 节

第 四 十 九 节

第 五 十 节

第 五 十 一 节

第二十二章 从物理探究的观点看空间和几何学

第 一 节

第 二 节

第 三 节

第 四 节

第 五 节

第 六 节

第 七 节

第 八 节

第 九 节

第 十 节

第 十 一 节

第 十 二 节

第 十 三 节

第 十 四 节

第 十 五 节

第 十 六 节

第 十 七 节

第 十 八 节

第 十 九 节

第 二 十 节

第 二 十 一 节

第 二 十 二 节

第 二 十 三 节

第 二 十 四 节

第 二 十 五 节

第 二 十 六 节

第 二 十 七 节

第 二 十 八 节

第 二 十 九 节

第 三 十 节

第 三 十 一 节

第 三 十 二 节

第 三 十 三 节

第 三 十 四 节

第 三 十 五 节

第 三 十 六 节

第二十三章 与度规时间相对照的生理时间

第 一 节

第 二 节

第 三 节

第 四 节

第 五 节

第 六 节

第 七 节

第 八 节

第 九 节

第 十 节

第 十 一 节

第 十 二 节

第 十 三 节

第 十 四 节

第二十四章 从物理学上考虑的空间和时间

第 一 节

第 二 节

第 三 节

第 四 节

第 五 节

第 六 节

第 七 节

第 八 节

第 九 节

第 十 节

第 十 一 节

第 十 二 节

第 十 三 节

第 十 四 节

第 十 五 节

第 十 六 节

第 十 七 节

第 十 八 节

第二十五章 自然定律的含义和价值

第 一 节

第 二 节

第 三 节

第 四 节

第 五 节

第 六 节

第 七 节

第 八 节

第九节

第十节

第 十 一 节

第 十 二 节

第 十 三 节

第 十 四 节

第 十 五 节

第 十 六 节

第 十 七 节

第 十 八 节

译者附白

英汉人名对照

认识与谬误是2011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作者[奥] 恩斯特·马赫。

得书感谢您对《认识与谬误》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研究(精装) 电子书
本书是关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问题的重要研究成果。
大道与优游 电子书
《大道与优游》从悟道的角度演绎了庄子三十三篇著作。
薪与酬 电子书
《薪与酬》是大脑银行创始人苏引华的著作。
心学与心理建设 电子书
本书是心学研究领域的学术会议“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孙中山心理建设与心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两岸心学论坛”的论文集,收入论文30余篇。与会专家的论文围绕孙中山思想、心学、孙中山的“心理建设”与心学的关系几个方面展开研讨,研讨的核心是孙中山“心理建设”的思想渊源及其当代价值。专家学者们的论文具有强烈的现实意识,忧国、忧民、忧天下,在理论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新观点与建议。
孝经与孝子故事 电子书
本书对《论语》一书分章节进行了注释、翻译,每节包括原文、注释、译文。书后还附录了歌曲《风雅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