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内容简介
-
1960年代,意大利经济由波峰降为波谷,奇迹化成泡沫,但消费主义的浪潮并未因此衰歇,相反,人们对物的焦虑日益加深。那个年代,政治运动在世界范围内风起云涌,意大利也不例外。同时,人们对未来科技的构想与对外太空的探索也空前活跃。也就是在那样的年月,随着大学的扩招和建筑的商品化生产,意大利建筑设计专业毕业生的失业率不断攀高。
1966年11月,一场大洪水席卷整个佛罗伦萨,对这座文艺复兴的核心城市造成了灾难性影响,不仅导致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损害了城市景观与历史遗产。此外,它也冲释了“二战”后意大利经济繁荣、生活甜蜜的幻景。
同年,超级工作室(Superstudio)创立。
这是一个存在了十几年、但几乎没有真正造过房子的建筑团体。该团体不仅在许多著名美术馆参加展览,还把整个世界作为工作空间与实验基地,其脑神经连接外太空,把资本主义作为头号敌人,扬言要推毁所有现代主义城市建筑。
他们构想了最早的网络世界,并创生出“反建筑”的风格:通过迷幻的渲染图、拼贴画和影片等形式,展现引人深思的反乌托邦愿景。他们的设计理念深刻影响了雷姆·库哈斯和伯纳德·屈米等建筑设计师,成为“二战”后建筑设计史上的一个神话。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于2017年举办该团体在亚洲地区的首次大型回顾展“超级工作室50年“,同时,邀请意大利语资深译者倪安宇、台湾著名建筑学者徐明松等老师担纲翻译,并联合青年学术团体泼先生、人文图书品牌拜德雅、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此书。
本书即是超级工作室十几年代表性文字与图像文献的生动结集,可谓一部建筑、设计和艺术的灵感圣典。
作者简介
- 编者简介 -
加布里埃尔·马斯特里伊(Gabriele Mastrigli),意大利建筑师、艺术评论家、策展人。2014年,参加第十四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展出装置作品《超级工作室:“连续纪念物”背后的秘密生活》;2016年,恰逢超级工作室成立五十周年,与团体成员一起在罗马国立21世纪艺术博物馆(MAXXI)策划“Superstudio 50”展,并编撰、出版图书《超级工作室1966—1978:没有建筑的传奇建筑团体》(Superstudio Opere 1966-1978);2017年,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合作,以时间为线索回望超级工作室逾两百件作品,共同见证该建筑团体的首个亚洲回顾展。
- 译者简介 -
倪安宇,毕业于淡江大学,肄业于威尼斯大学意大利文学研究所。旅居威尼斯近十年。曾执教于威尼斯大学、辅仁大学。主要译作:卡尔维诺的《马可...
(展开全部)
超级工作室1966—1978是2018年由拜德雅丨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意]加布里埃尔·马斯特里伊(GabrieleMastrigli)编。
得书感谢您对《超级工作室1966—1978》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