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学与禅宗美学思想

阳明心学与禅宗美学思想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探寻阳明心学与禅宗美学在审美文化史上的地位与价值。

内容简介

王阳明的心学体系建立在明代儒佛道大融合的背景之下,其心学思想形成的全过程都借鉴与吸收了禅宗思想。

本书在阳明心学与禅宗思想的基础上,梳理了阳明心学美学与禅宗美学思想,着重审美过程中的体验性与主体性;从心学与禅宗的关系、美学思想的异同,以及不同的历史归宿等方面,尝试厘清二者的内在联系与区别。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绪论

第一章 阳明心学与禅学的关系

第一节 阳明心性论与禅宗本体论

第二节 “知行合一”思想与禅学

第三节 “致良知”思想与禅学

第二章 心学美学思想的理论内涵

第一节 王阳明于美学方面的突破

第二节 王阳明的美学思想

第三章 禅宗美学思想解读

第一节 南宗禅与洪州宗美学思想

第二节 石头宗与沩仰宗美学思想

第三节 临济宗与曹洞宗美学思想

第四节 云门宗与法眼宗美学思想

第五节 黄龙派与杨岐派的美学思想

第六节 “看话禅”与“默照禅”的美学思想

第七节 禅宗美学的总体特征

第四章 心学美学对禅宗美学思想的融摄

第一节 审美本体的同一性:心性本体论

第二节 审美体验的相似性

第三节 审美结果的一致性

第五章 心学美学与禅宗美学的差异

第一节 审美对象内涵不一致

第二节 对于世界的美学价值判断不同

第三节 对主体的具体审美要求不同

第四节 心学禅学动静特性各异

第六章 心学美学与禅宗美学的历史归宿与现当代价值

第一节 心学美学的现当代价值

第二节 禅宗美学思想的历史归宿与现当代走向

结语

参考文献

阳明心学与禅宗美学思想是2024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作者刘继平。

得书感谢您对《阳明心学与禅宗美学思想》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向心而行:王阳明 电子书
超好读、好懂,又极有趣的王阳明及其心学读本。
美学基本 电子书
本书从美的事实即美的现象出发,以美学基本问题即美的本质的探讨为支点,结合对美的现象及其实现、欣赏过程的分析,明确了美的本质的客观表述,并以此推导出相应的美的主要规则,其中包括美的泛美事实、(多维动态)镜像结构、谨慎执中、流动实现、梯级特征、异类可比、目标导引、区分呈现、严格边界等规则;通过对美及其形式来源、演化过程分析,明确了适度效用、限度模仿、符号演化等规则。在此基础上演绎出美的数学表达形式及量
美学导论 电子书
美国著名哲学家、分析美学史上的重要代表人物乔治·迪基,他所亲自撰写的《美学导论:一种分析美学路径》,既从历史的角度梳理了西方美学的发展史,又从理论的高度阐发了当代美学的最新问题,从而形成了分析美学的基本架构,并为美学的读者提供了一本经典的入门之作。这本导论作为分析美学导论当中的重要文本之一,对于历史上的“美的理论”、“审美态度”、“元批评”、“艺术理论”进行了言简意赅的历史梳理,并对于“艺术惯例论
美学纲要·美学精要 电子书
《美学纲要》是1913年克罗齐受美国赖斯学院院长之邀,为该校落成典礼撰写的讲演稿,是对《美学的理论》中探讨的美学问题的扩展和深化,它充分论述抒情直觉及艺术创造的理论、批评及文学艺术史的方法论。《美学精要》是克罗齐于1928年为《不列颠百科全书》第四版撰写的“美学”条目,是对克罗齐美学思想的简明、全面的概述,内容涉及艺术作为独立的精神形式,美学作为哲学学科,艺术与语言、艺术与修辞学、艺术与哲学、诗人
王阳明佛教观研究:“同异”与“是非”之辨 电子书
王学不是“阳儒阴释”,而是儒学的一种新形态;它与佛教禅宗相似或相同是因为两者都把“道”内在化了。同时,它也不是“儒体佛用”,确切地说,它是“儒因佛缘”,即它是在“成为圣人”这一儒学的动因中生发出来的,佛教因素在其形成过程中只是起了助缘的作用;经过改造的佛教因素成为王学的有机成分,但不是核心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