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迳古道与珠玑文化

乌迳古道与珠玑文化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探索南雄的历史变迁。

内容简介

乌迳古道是先于梅关古道开发的粤赣水陆联运通道。它依昌水而行,是粤盐赣粮及其他商品流通的主要通道,对粤、赣、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南雄东部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书研究南雄乌径古道的盛衰和对珠玑移民与移民文化的影响。书中还以珠玑巷为中心,详尽地描述了历代居民入迁和出徙的过程、特点、规律与源流。

作者简介

作者赖井洋,韶关学院政务学院副教授。曾发表《南雄牛子寨赖姓村民俗探析》《韶关古道概述之一:西京古道》《千年乌迳古道:韶关古道概述之二》等研究韶关古道的学术论文多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韶文化研究丛书”编委会

总序

前言

目录

第一章 乌迳古道

一、南雄地理历史概况

二、乌迳的历史沿革与得名考

三、乌迳古道的时空概念

四、乌迳古道的历史印记

五、乌迳古道与古南雄州的交通

六、乌迳古道的历史作用

第二章 乌迳古道与韶州古道

一、乌迳古道与韶州古道

二、“南来车马北来船”的梅关古道与浈江古水道

三、城口古道与古秦城、秦关

四、“武溪何毒淫”的武溪水道和乐宜古道

五、“一骑红尘妃子笑”与西京古道

六、韶州古道是古代海陆丝路的对接通道

第三章 乌迳古道与移民

一、客家源流与移民概述

二、珠玑巷与移民

三、乌迳古道与移民

四、乌迳古道移民的特征

第四章 乌迳古道文化圈

一、乌迳古道文化圈的成因

二、乌迳古道文化圈的文化特质

三、乌迳古道上的古祠堂与祠联文化

四、乌迳古道上的书院文化与“古村胜景”

五、乌迳古道文化圈与南雄四个文化区域的划分

第五章 乌迳古道姓氏节

一、姓氏节是乌迳古道域内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

二、姓氏节的成因

三、姓氏节的区域与时间

四、姓氏节及节庆活动

五、姓氏节的流变

六、对姓氏节的新认识

第六章 乌迳古道姓氏节的文化意蕴

一、姓氏文化的承继

二、家族文化的拓展

三、祖先崇拜的泛化

四、地方历史文化特质的彰显

五、姓氏节的精神

第七章 古道移民与大珠玑文化

一、大珠玑文化

二、大珠玑文化的特质

三、有待深入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后记

乌迳古道与珠玑文化是2015年由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赖井洋。

得书感谢您对《乌迳古道与珠玑文化》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佛学思想与佛教文化研究(全2册) 电子书
当代中国佛教研究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云南宗教文化与民族团结的关系研究 电子书
本书理论联系实际,试图建构宗教文化与民族团结关系的学说体系;立足国情探讨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宗教观,整理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宗教与民族团结的理论著述和工作经验,结合云南建设“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的战略任务,分析云南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和谐共存的历史、现状及趋势,对影响云南民族团结的各类宗教因素如宗教渗透、邪教传播、宗教极端主义、宗教文化生态失衡等问题予以重点分析,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哲学与文化世界——人民性的根本意义 电子书
本书立足中国文化境遇,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主导,探究文化世界的总体意义、本质意义、人民性意义及一些特殊的文化形态的意义,深化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基础研究,为文化理论、文化教育、文化研究和文化创作提供文化哲学基础、方法和价值取向。
宗教信仰与民族文化(第十一辑) 电子书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主办刊物,本册是第十一辑。
中华德文化研究 电子书
从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互关系的高度深入挖掘和整合中国传统文化中“德文化”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