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传:别是一乾坤

温州传:别是一乾坤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以瑰丽的文学想象书写这座东海之滨的温润之州。

内容简介

温州的人文特色丰富多彩,既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出的地域文化,也有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和丰富多彩的地方风俗,还有鲜明的商业精神。这些人文特色共同构成了温州独特的城市魅力,也为这里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全书以时间为序分设十章共五十二个小专题,以人物故事、重大史实、重要遗迹与景观等为载体,以瑰丽的文学想象书写这座东海之滨的温润之州,展示其城市亮点、文化传承和悠久历史,呈现其“山海交融 智行天下”的城市特质,突出其在海上丝绸之路中发挥的作用。

作者简介

作者金丹霞,籍贯温州市苍南县,199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曾任温州日报编委兼文化新闻中心主任,高级编辑。现任教于温州大学,新闻传播专业硕导。温州市文史研究馆馆员。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丝路百城传”丛书编委会和编辑部

出版说明

总序

第一章 瓯居海中

山海交融的一座城

海退成陆

山脉屏障

河流入海

海岛明珠

温润之州

遥远的先民足音

不起眼的“老鼠山”

另一种文化

好川文化“曹湾山类型”

神秘墓葬

东瓯国与温州人文始祖

逃难的越王子孙

土生土长的瓯人

建立东瓯国

两度大迁徙

都城何在

人文始祖驺摇

第二章 白鹿衔花

永嘉郡筑“山水斗城”

东瓯故地设郡

郭璞卜建郡城

钱氏子城与千年谯楼

意外发现古城遗址

来了一批文采风流的官员

文化大咖密集到来

王羲之的“墨池”

诗坛领袖孙绰

谢灵运常怀愧疚之情

颜延之筑望海楼

骈文大家丘迟

谢灵运的“永嘉间隔年”

从味蕾开“食”

初来乍到“肆意游遨”

货真价实的深度游

“间隔年”的终结

玄觉开创永嘉禅

缘起头陀寺

禅修之路

“一宿觉”公案

松台山上江月松风

《证道歌》与永嘉禅的影响

第三章 东瓯名镇

三十六坊明月夜

吴越国治下和平过渡

规划“三十六坊”

十万人家城里住

城坊布局更新迭代

东瓯群星闪耀时

短暂却绚烂的流星:王开祖、薛季宣

双子星:郑伯熊与郑伯英

魁星点斗:以陈傅良为中心的文人圈

边缘地带的黑暗行星:温州布衣群体

叶适与永嘉学派

当春乃发生

生如夏花之绚烂

却道天凉好个秋

冬之终结,春之开端

永嘉医派一脉传

陈无择奠定基石

王硕化繁为简

卢祖常火力全开

孙志宁剑走偏锋

施发和王暐润物无声

多尚武忠义之士

武状元之乡

建功报国

慷慨悲歌

文人义举

江心屿和一个朝代的兴衰

高宗逃难登孤屿

温州地位上升

末代皇帝到来

第四章 海上繁华

繁荣开放的商港

码头建设

天然良港

航海技能

市舶之利

物货丰聚

造船基地的实力

横屿船屯“泊万船”

济江泛海造大船

造船量居全国前列

宋代最豪华的“神舟”

先进的远洋大船

出没风波里

经商致富了不起

海商财力雄厚

华侨先驱闯海外

记录海外见闻

周达观真腊之行

随使团海上远行

真腊见闻

草民著异书

各路海神遍城乡

温州治水第一人

民间信仰兼容并蓄

本地的人格神

“移民”而来的神灵

第五章 百业兴盛

漂洋过海的瓷器

成名最早的瓯窑

瓯窑精美器物

窑址沿江分布

龙泉窑后来居上

漆器专卖店开到京城

温州漆器最负盛名

早期的商品广告

日常生活中的漆器

远销海内外

最是橙黄橘绿时

有林皆橘树

韩彦直著《橘录》

“温州蜜柑”传佳话

“九山书会”的黄金时代

九山书会的才人们

“鹘伶声嗽”中的温州密码

何以是温州

时代之“二霸”

南戏今何在

“琵琶”声声犹可闻

此地曾蕴玉,其人可铸金

本将心事托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

呕心沥血的创作

《琵琶》一记,卓然千古

曲终人未散

第六章 江山胜览

雁荡奇秀看不足

佛教名山

诗画雁荡

雁荡过客

悠悠塘河岁月长

塘河水网如织

治水千古事

水乡文化记忆

楠溪江畔古村落

中游地带古村密集

最出圈的三座古村

柳暗花明又一村

古今相映之美

“永嘉四灵”的温州印象

会昌湖畔,诗友酬唱

雁池今何在,犹可见松台

雁山瓯水,参差之美

江心远影,千帆过尽

第七章 明时风华

谁人不识刘伯温

南田福地

开启仕途

从蛰伏到出山

落叶归根

生生不息

军民协力筑海防

倭寇“来如奔狼,去若惊鸟”

设立“三位一体”防卫体系

倭患惨烈的嘉靖朝

义士奋起保卫家园

驻军留守融入当地

宫廷书画圈里的温州团队

谢庭循的“红”与“黑”

以“纯”制胜的“老员工”

“一代书宗”姜立纲

最悲情的“宫廷打工人”

以任道逊为代表的“梅花联盟”

永嘉场名门望族

外来移民勤致富

才俊子弟入仕途

著述宏富启后人

慈善公益助民生

族规家训传家风

民间传说中的张阁老

从少年得志到大器晚成

从“大龄见习生”到“中兴贤相”

温州人性格基因

第八章 瓯江潮涌

呼啸而来的巨变

设立英领事馆及瓯海关

“屡见洋轮鼓浪来”

出现了新式学校和医院

文化碰撞带来的改变

重叠交错的轨迹

“兄弟翰林”与“叔侄三进士”

“瑞安二仲”的和而不同

多元开放不设壁垒

大变局中探路人

创办利济学堂的陈虬

“为苦人代言”的宋恕

游走于学界政界间的陈黼宸

西行东游看世界

赴日考察

东瀛留学

远赴欧美

工商金融并驾齐驱

五马街上最高的建筑

从小裁缝到发明家

与外企打赢首场商标官司

钱庄曾为“百业之首”

南麂岛拓荒第一人

一叶扁舟初扬帆

更从海外觅扶余

风平浪静的黄金时代

片帆南去浪千层

第九章 风云际会

从前清御史到民国都督

前清监察御史

首任军政分府都督

革命亲友团

温州版“泰坦尼克号”

“数学家之乡”的秘笈

播下数学的种子

饮水思源传薪火

缘何形成群体现象

朱自清“温州的踪迹”

来去匆匆

创作转型

难忘良师

弘一大师与“第二故乡”

同学推荐来温州

驻锡庆福寺苦修

移居江心寺

结下殊胜因缘

温州走出的郑振铎

“出生在温州的福建人”

贫寒少年的良师益友

从瓯江到上海滩

在上海“虎口”夺书

文化界的枢纽式人物

炮火中的短暂繁荣

船头挂上外国旗

被称为“小上海”

温州三次沦陷

山中流亡岁月

小山村来了大学生

温州学子随校迁徙

在南田的一千多个日夜

第十章 幸福之城

温州城和平解放

敌对双方坐在了一起

叶芳终于下定决心

游击纵队连夜进城

收复沿海岛屿

闯出来的“温州模式”

农村改革的先行者

民营经济的发源地

“十大专业市场”与“乐清八大王”

金融改革先行试点

第一座农民城崛起

走遍世界的温州商人

旅居非洲第一人

近代两次移民潮

三百多海外侨团

“一带一路”上的温商

“众筹”的大学、机场和铁路

“三元券”撬动温州大学

首个集资建造的机场

第一条地方合资铁路

温暖之城的慈善样本

早年艰辛

台湾创业

“育英”品牌

爱心接力

温暖之城

智行天下的“温州气质”

走上世界舞台的风云人物

关注社会现实的学者精英

书写集体乡愁的华文作家

传递艺术之美的“民间大使”

幸福三重奏

幸福序曲:蓝天·碧海·绿地

幸福协奏:舒适的“公共服务圈”

幸福重奏:大数据下的便民服务

大事记

参考文献

温州传:别是一乾坤是2024年由新星出版社出版,作者金丹霞。

得书感谢您对《温州传:别是一乾坤》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陈嘉庚传 电子书
陈嘉庚,被毛泽东主席称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伟大人物,在一百年前的民族危难之际,作为华侨领袖,抱着“教育为立国之本,兴学乃国民天职”的信念,创办了集美学村,以及闻名海内外的厦门大学。他一生“深怀爱国之情,坚守报国之志”,他跨越了四个时代的历史人生,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无论怎样的艰难曲折,怎样的云遮雾罩,怎样的诡谲多变,他在每一个历史的关节点的正确选择与行动,都值得受到后人深深的敬仰
陈景润传 电子书
本书讲述陈景润这位在厦大校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伟大学者勇攀科学高峰的故事。内容包括:胪雷之子、大海扬帆、喋血跋涉、风雷激荡、科学的春天、搭梯子等。
拿破仑传 电子书
本书作者以时间为线索,以史实为基础,描述了拿破仑叱咤风云的传奇一生中经历过的各次重大战役和心路成长的历程,展现拿破仑的伟大魅力和历史功过。
林肯传 电子书
本书介绍了林肯的生平事迹,内容包括:流浪者、平民、战士、伟大的解放者、自由之父。
俾斯麦传 电子书
本书作者以大量的相关史料,通过心理分析论著、剧本等多种文体形式来描绘俾斯麦传奇的一生,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最为真实可信、有血有肉的俾斯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