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诗选

陶渊明诗选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上海师范大学曹旭教授以诗人之笔,用审美的眼光,以文字作导游,带你领略“桃花源”的迷人景致。

内容简介

本书约三十万字,经过审慎考辨后作者确定属于陶渊明的诗歌作品共计一百二十四首,按照四言、五言及内容分为四卷。遵丛书体例,前附导言——《四十岁以前不能读陶诗吗?》对于陶渊明的身世、生平、作品留存、艺术特色诸问题进行了细致的考察,有助于读者对陶渊明其人其作的理解。

正文部分对于每首诗作,注释部分相对详尽地加以注解,或交代语典出处,或串讲大意;笺说部分则介绍诗歌创作时间、背景,或引前人相关评论加以申述。尤其是后的“旭谓”部分,采用古代评点方式对诗歌题旨加以揭橥,往往要言不烦,切中肯綮。且因作者是诗人之故,往往发语警拔,令人眼前一亮,有画龙点睛之妙。

作者简介

撰者曹旭,复旦大学首届文学批评博士,上海市文史馆馆员,上海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博导。全国《文心雕龙》学会副会长、中华诗教学会副会长。曾任日本京都大学、东京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客座教授。以《诗品》系列研究享誉国际汉学界,著有《诗品集注》《诗品研究》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走出学术象牙塔

导言:四十岁以前不能读陶诗吗?

一、陶渊明的身世

二、陶渊明生平的三个时期

三、陶渊明究竟留下了多少首诗?

四、陶渊明为什么喜欢写组诗?

五、陶诗艺术:低调的奢华

六、四十岁以前不能读陶渊明吗?

七、余言

卷之一 诗四言

停云(四章)并序

时运(四章)并序

荣木(四章)并序

赠长沙公(四章)并序

酬丁柴桑

答庞参军(六章)并序

劝农(六章)

命子(十章)

归鸟(四章)

卷之二 诗五言

形影神(三首)并序

九日闲居并序

归园田居(五首)

游斜川并序

示周续之祖企谢景夷三郎

乞食

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

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

答庞参军并序

五月旦作和戴主簿

连雨独饮

移居(二首)

和刘柴桑

酬刘柴桑

和郭主簿(二首)

于王抚军座送客

与殷晋安别并序

赠羊长史并序

岁暮和张常侍

和胡西曹示顾贼曹

悲从弟仲德

卷之三 诗五言

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

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

还旧居

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己酉岁九月九日

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

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潠田舍获

饮酒(二十首)并序

止酒

述酒

责子

有会而作并序

蜡日

卷之四 诗五言

拟古(九首)

杂诗(十二首)

咏贫士(七首)

咏二疏

咏三良

咏荆轲

读《山海经》(十三首)

拟挽歌辞(三首)

桃花源诗并记

陶渊明诗选是2022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作者曹旭 撰。

得书感谢您对《陶渊明诗选》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以色列 电子书
作者戈迪斯是在美国出生并完成高等教育后移民以色列的犹太人。这种背景使他迥异于那些以色列背景的现代以色列历史的研究者。他在观察以色列时,既有那份能够入乎其内的谙熟,又有一份出乎其外的超然。 本书除了关注巴以冲突外,更多地聚焦于以色列犹太人的内部矛盾,对它们的来龙去脉做了见树见林的交代,这是有别于同类著作的特色之处。因此,本书并非又一部顶着通史名号的阿以战争史、巴以冲突与和谈史,再加犹太移民史,而毋宁是在此基础上对整个以色列社会的鸟瞰。作者想谱写的,不是以军乐为主的铜管乐,而是多声部的交响乐;作者想捕捉的,与其说是政治事件、军事行动、谈判桌、协议内容、营救策略,不如说是这些东西背后的人、他们的性格、他们的观念。 书中收录了8幅极具史料价值的历史地图和45幅极富现场感与时代意味的历史图片。
重塑中华:近代中国“中华民族”观念研究 电子书
政治思想史和社会文化史结合的上乘之作,全面呈现“中华民族”这一重要观念的历史之旅,深刻揭示近代中国的民族认同与国家命运。
西方博弈往事 电子书
几乎从来没有一本书,能把西方的历史解读得如此有趣、深邃。本书能够让人们轻松地纵览西方历史的全局和细节。 当人们通过《西方博弈往事》深刻地了解了西方的历史、经济、金融、文化、军事之后,就会平视地看待西方的事物。也会对西方乃至世界的未来的走向有了依据和参考——未来的西方会走向更坏还是更好?未来的世界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局?世界变化运转的主轴是什么?世界变化的轨迹是什么…… 通过《西方博弈往事》,深刻认知世界,看懂过去和未来。
能夏则大与渐慕华风:政治体视角下的华夏与华夏化 电子书
从政治文化角度研究华夏与华夏化。
此生只为守敦煌 电子书
目前市面上详尽、完整、可信的常书鸿传记。 常书鸿:首任敦煌研究院院长,被誉为“敦煌守护神”。 讲述从张大千到常书鸿再到段文杰、樊锦诗的百年敦煌。 常书鸿曾说:“若有来生,我还是要守护敦煌。” 常书鸿决定了敦煌今天的这般模样。 没有人见到敦煌后能无动于,就像你无法不对常书鸿心怀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