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臣:宋代士大夫政治下的权力场

君臣:宋代士大夫政治下的权力场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得到独家首发】透辟解析宋代君臣权力规则与皇权发展趋势。

内容简介

北宋真宗朝在历史上除了澶渊之盟,戏剧性事件很少,但在王瑞来先生看来,这看似平平无奇的二十几年,却是中国政治史上最值得研究的典型年代。宋太宗大规模开科取士,积累了能量巨大的士大夫阶层。到了宋真宗朝,士大夫政治全面登场,让皇帝的行政实权逐渐趋于虚化,演变出士大夫主导下的君臣共治这一历史形态。皇权在历史上权力结构中的角色,由此被重新定位。

本书是一部中国传统社会权力宏微相济的考察著作,以北宋真宗朝为剖面,完成了对中国历史上皇权问题的一次总体观察。书中讲述的真宗朝五位宰相,几乎囊括了中国古代宰相的基本类型,真宗朝所奠定的制度基础和权力结构,深刻影响了此后中国历史的政治走向。宋代士大夫政治形成的精神基因,时至今日依然影响着中国知识人。

本书文字通俗典雅,立论严谨,资料翔实,刻画生动,论述君臣关系细致入微,剖析权力场斗智角力精彩纷呈,综观中国历史上的皇权问题,高屋建瓴,深入精微,指出了伴随行政制度的完善,皇权逐渐走向象征化这一趋势,道前人所未道,被日本学者评价为颠覆了学界通行的“君主独裁制说”,是一本雅俗共赏、不可多得的历史学著作。

作者简介

作者王瑞来,史学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日本学习院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并执教于早稻田大学、四川大学。出版有《鹤林玉露》《宋宰辅编年录校补》《宰相故事:士大夫政治下的权力场》等著作22部。发表论文百余篇。在历史学领域,主要专注于两大议题,即皇权研究和宋元变革论研究。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出版者言

重版序言

引言 写在书前的后记

第一章 定位皇权,肇始宰辅专政:“圣相”李沆

一 何以选择李沆

二 真宗及其时代

三 “首蒙大用”

四 太子之师帝王友

五 “总文武大政”

六 “最得大臣体”

七 时人的评价与李沆的意义

第二章 寻常作为,塑造皇权:“平世之良相”王旦

一 平淡无奇的平世循吏

二 一朝宰相

三 三槐成荫

四 “朕心所属”

五 “堪任大事”

六 “务行故事”

七 “有谤不校”

八 “进贤退不肖”

九 “事无大小,非旦言不决”

十 宰铺专政:君臣协作的合力

第三章 左右天子为大忠:“使气之寇准”

一 政界的另类

二 君臣际会

三 左右天子

四 政界沉浮

五 重掌相印

六 从政争到政变

七 “面折廷争,素有风采”

第四章 佞臣如何左右皇权:“瘿相”王钦若

一 被忽视的“恶的历史”

二 以才干结主知

三 以鬼蜮中伤人

四 以阴柔顺主意

五 以昏佞愚主智

六 以智术保善终

七 阴柔如水:王钦若模式

第五章 宋代权相第一人:“罔上弄权”的丁谓

一 士大夫政治的另一面

二 才子与能吏

三 “大计有余”与“东封西祀”

四 权臣独裁的秘密

五 宋代权相第一人

第六章 代王言者:真宗朝的翰林学士

一 高级“刀笔吏”

二 翰林学士制度与真宗朝的若干数据

三 士大夫阶层的翘楚

四 翰林学士与皇帝、宰执之关系

五 派系政治下的翰林学士

六 介于皇权、相权之间

第七章 从具体到集约

一 集约的理由

二 皇帝在位三阶段:俯瞰真宗朝

三 宰相类型:真宗五友

四 真宗朝的意义

延伸阅读 写在书后的前言

一 皇权研究的历史回顾:我与学界

二 基本概念的说明

三 思想史视野下的考察

四 政治史视野下的考察

五 走向象征化的皇权

参考文献

一 典籍史料

二 今人论著

君臣:宋代士大夫政治下的权力场是2024年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王瑞来。

得书感谢您对《君臣:宋代士大夫政治下的权力场》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转型时期的澳门政治精英 电子书
本书选取自1976年澳门第一届立法会至2013年当选的澳门特区第五届立法会的议员作为澳门政治精英的研究对象,剖析了由历史背景塑造而成的政治精英的结构组成、精英间的网络关系以及与大众之间的联系。1999年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澳门在政治、经济和文化层面均经历了显著的变化,这构成了社会变迁的动力。书中提出在转型社会中,精英生成是社会变迁与制度变迁的共同结果。本书有利于读者详细了解澳门的政治体制,以及澳门的
诗情与优雅:宋代园林艺术与生活风尚 电子书
园林、历史、建筑、艺术等多领域跨学科研究的成果。与古典诗文相映照,品味古人的心灵园地。
往事皆烟:朱尊权传 电子书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丛书·往事皆烟:朱尊权传》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老科学家学术成长采集工程”成果,通过采集小组对沈善炯院士及其家人、同事、朋友的访谈及史料的采集,从家庭影响、教育经历、师承关系、学术成就、学术思想等角度,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政治背景、学科背景,采用“内史外史”结合的方法,勾勒其精彩的学术人生。
档案中的历史:清代政治与社会 电子书
作者近三十年深入研究清代政治与社会的成果。
宋代韵书史研究:礼部韵略系韵书源流考 电子书
通过考察宋代科举的发展、嬗变,关注宋代官韵系韵书的沿革、修订及增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