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聚焦经济全球化于中国金融开放,深入探讨逆全球化、“一带一路”倡议、数字货币、银行境外发展等经济大势。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聚焦经济全球化与中国金融开放的作品。
几百年来,世界经济有前行也有曲折,但全球化持续向前,在经济、金融稳定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9年底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一方面加剧了某些“逆全球化”的趋向,另一方面也让世界看到了全球化发展的新动力。面对这场历史性变局,中国应该怎么做?
这本书着重分析全球化的历程和基本特征,深度剖析全球化的未来走向,探讨中国在新型金融全球化中的重要角色以及中国金融全球化的愿景和路径,继而探索新型金融全球化的未来之路,以及“一带一路”在其中的引领作用。
全书内容涵盖“一带一路”投融资体系与国际合作、新兴市场金融风险与国际经贸规则重构、新冠肺炎疫情下的经济金融全球化进程、中国银行业全球经营策略、中国金融市场开放、人民币国际化、外汇储备管理与运用、金融全球化的新动力、国际金融中心的未来等多个层面、多个领域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
全球化的未来是关系全球经济、金融发展的重大课题,我们要如何解读这一课题?中国如何在其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这本书会给出有远见的答案。
作者简介
作者宗良,博士,中国银行首席研究员、金砖智库高级研究员、世界金融论坛议程委员会委员。先后就读于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福特班)、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宣部高级智库专家团成员,曾作为重要专家团成员两次出访欧洲交流。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主持重大课题20余项,发表论文200余篇。著有《人民币国际化理论与前景》《危机后的全球金融变革》《跨国银行风险管理》等多部著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评议专家,跨境金融50人论坛学术委员会秘书长,《金融时报》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博士会副会长。兼任北京大学、对外经贸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高校兼职教授。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世界金融论坛系列丛书
推荐序
第一章 全球化的演进与全球化4.0
全球化的演进与全球化4.0
全球化的演进过程
工业革命前的经济全球化
全球化理论简述
国际贸易理论的历史演进
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之争
逆全球化现象的兴起
逆全球化浪潮正冲击世界
传统全球化的利弊与逆全球化现象出现的根源
新型经济金融全球化的特征
新型全球化的前景与特征
探索建立结构化的全球化新模式
新型全球化中的中国角色
新型全球化中的中国角色
中国参与全球化的组织机构与基础设施
深化金砖国家开放合作,引领全球化进程
中国故事与经济学理论创新
中国故事是经济学创新的动力和源泉
经济学理论的困境与突围路径
要通过创新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模式
西方经济学的逻辑无法适应经济发展新形势的要求
中国经验为经济学创新提供了深厚的理论基础
国际经贸理论创新与中美贸易摩擦
第二章 “一带一路”:引领全球化新格局
“一带一路”1.0—2.0:从理念到行动
“一带一路”1.0:谋篇布局的“大写意”
“一带一路”2.0:深耕细作的“工笔画”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一带一路”:顺时应势的“全球通”
“一带一路”极大提升了区域基础设施水平
“一带一路”促进了区域资金配置
“一带一路”促进了政策规则标准的软联通
“一带一路”: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一带一路”对全球经济发展的作用
“一带一路”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用数据说话
“一带一路”与全球化4.0
逆全球化趋势下“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带一路”建设助推全球化4.0
第三章 “一带一路”投融资体系与国际合作
“一带一路”建设实施中的金融需求分析
“一带一路”金融需求:基础设施
“一带一路”金融需求:经贸合作
“一带一路”建设实施中的金融机制和体系
推动“一带一路”金融创新与国际金融合作
优化融资结构
“一带一路”建设实施中的金融创新与合作
加强国际合作,提升融资能力
人民币国际化与“一带一路”建设实施中的良性互动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推进金融合作的经济基础与可行性
“一带一路”金融合作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一带一路”金融合作扩大人民币使用的收益与潜力
金融合作可以释放“一带一路”建设中人民币使用的庞大潜力
“一带一路”建设实施与人民币国际化的协同效应
第四章 新兴市场金融风险与国际经贸规则重构
美联储利息变动意图、路径和前景研判
2015年开启的加息周期与之前加息周期的异同点
2019年开启降息的背景
美联储未来利率调整路径与前景研判
美联储利率政策调整背景下新兴市场金融动荡
美联储加息背景下的新兴市场金融动荡的表现
新冠肺炎疫情下新兴市场金融动荡加剧
新兴市场金融动荡发生的原因与逻辑机理
新兴市场金融动荡的导火索通常以外部因素为主
新兴市场金融动荡风险传播渠道以跨境联动因素为主
新兴市场金融动荡风险放大渠道以内部因素为主
历史上新兴市场金融危机典型案例
新兴市场金融风险识别框架及情景分析
新兴市场金融风险识别框架
新兴市场风险指数构建及情景分析
高风险国家研判
重构国际贸易金融新秩序
完善国际经贸策略
建设国际贸易金融新秩序
合力反制单边制裁
强化跨境宏观审慎管理
加强宏观政策国际协调
第五章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经济金融全球化进程
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金融的影响
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全球供给
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全球需求
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全球金融市场
疫情使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成为可能
新冠肺炎疫情推动全球进入负利率时代
负利率的缘起
负利率的作用机制
负利率的实施效果
负利率的影响
负利率展望
新冠肺炎疫情下全球化的终结?
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化带来较大冲击
新冠肺炎疫情催生全球化新动力
正视疫情对全球化的冲击,但疫情并非是全球化的终结
后新冠肺炎疫情时代的全球化之路
拒绝双重标准,实现全球抗击疫情和经济恢复的全面成功
提升防疫信息透明度,全球联防联控狙击新冠肺炎疫情
增强世界卫生组织应对全球紧急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的能力
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联手应对疫情对经济的重挫
提升全球治理能力,加强国际平台协同与合作
坚持内重创新发展、外重合作交流,中国做出应有贡献
新冠肺炎疫情下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
以疫情为契机促进消费升级,启动消费转型升级规划
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外贸增长
加大民生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制造业技术改造
打造国际一流的医疗、卫生标杆体系
加强国际交流和舆情宣传
强化政策支持
人民币资产在全球资产配置中的现状和前景
人民币资产正受到全球投资者的关注
人民币在全球资产配置中的地位提升前景可期
人民币资产配置新趋势下的应对
全球资产配置策略分析
全球资产配置的理论基础及应用
第六章 中国银行业全球经营策略
中国银行业境外发展的主要进展
境外机构数量增长较快
境外并购加速
境外机构布局优化
资产规模稳步扩展,服务能力逐步提升
成功应对金融危机,全球地位日益提高
与国际先进同业的比较
境外业务规模小,全球化程度较低
境外网络布局和客户结构不均衡,全球化结构问题突出
境外产品和服务能力较低,全球服务能力偏弱
中国银行业境外发展的战略选择
中国银行业加快境外发展的必要性
中国银行业境外发展的基本原则
中国银行业境外发展的战略选择
中国银行业境外发展的政策建议
制定和完善银行业加快境外发展的国家战略
建立和优化银行业“走出去”战略的政策协调机制
建立和完善适合中资银行国际化发展的监管体系
充分利用考核、税收等杠杆引导和支持中资银行境外发展
稳妥利用外汇储备,提升银行业资本水平
借助人民币国际化契机,打造中资银行核心竞争力
加强人才培养和信息系统建设,提升银行业经营管理能力
加快形成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新格局
中国银行业新一轮对外开放已开启
中国新一轮银行业对外开放力度空前
中资银行在扩大对外开放过程中“机”大于“危”
中资银行要把握机遇、主动出击
第七章 中国金融市场开放
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金融市场开放的发展历程
中国金融市场开放成果显著
金融市场开放的中国经验
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的政策措施
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的经验总结
新型全球化下的金融开放
新一轮金融开放的特征
新一轮金融开放的主要目标
中国资本市场开放的机遇与挑战
新一轮金融开放对中国股市的影响
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中国债市开放前景
QFII和RQFII限额取消给海外机构投资者带来新机遇
第八章 人民币迈向主要国际货币
货币国际化的历史演进和理论脉络
国际货币体系演进与全球经济格局变迁
把握货币国际化一般规律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前景与中国角色
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及人民币国际债券发展前景
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前景
人民币国际债券发展的前景
人民币迈向重要国际货币的进展与前景
人民币国际化最新进展
人民币迈向重要货币的问题与挑战
人民币迈向国际货币的前景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与人民币地位的提升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中提升人民币国际地位的机制设计
支持人民币交易货币和储备货币地位提升的策略
人民币走向重要国际货币的思路与对策
新时期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思路
未来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对策
第九章 外汇储备管理与运用:从储备过剩到“藏汇于民”
外汇储备管理与运用相关文献综述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相关文献综述
日本“藏汇于民”的经验与借鉴
日本的外汇储备及管理模式
日本实施“藏汇于民”的原因
日本“藏汇于民”政策法规的构建
日本“藏汇于民”的具体措施:汇率政策调整与金融市场发展
日本“藏汇于民”政策的实践效果
德国“藏汇于民”的经验与借鉴
“藏汇于民”与放松外汇管制
德国“藏汇于民”的措施:汇率制度选择与金融市场的建设
德国“藏汇于民”政策的实施效果
新加坡“藏汇于民”的经验与借鉴
新加坡的外汇储备管理模式
积极管理模式下的投资策略与风险控制
新加坡外汇储备管理的特征与优势
中国台湾“藏汇于民”的经验与借鉴
台湾“藏汇于民”的背景
台湾“藏汇于民”的主要措施和政策效果
“藏汇于民”国际经验的总结及启示
“藏汇于民”国际经验的总结与比较
“藏汇于民”国际经验的借鉴与启示
提高外汇储备运用效益的策略与政策选择
中国外汇储备“藏汇于民”的现状及不足
中国实施“藏汇于民”的系统性战略设计
进一步推进“藏汇于民”的实施路径与政策建议
全球黄金储备的变动特征与独特作用
全球黄金储备变动的新特征
黄金储备的避险作用仍比较突出
要重视黄金储备的作用
第十章 金融全球化的新动力
金融科技的全球应用
金融科技的技术路径
金融科技对传统金融业的冲击
金融科技在传统金融业态中的应用
数字贸易的快速发展
数字贸易的发展和时代特征
数字贸易的主要争论和焦点
数字贸易的发展路径与前景展望
中国的应对
数字货币的兴起
数字货币发展的必然性
法定数字货币
数字货币发展前景展望
绿色金融的发展及国际合作
中国绿色金融的发展实践
政府推动的绿色金融发展模式
绿色金融的国际合作展望
全球支付体系的变革前景
德法提出全球支付体系提议的缘起
变革全球支付体系的紧迫性
全球支付体系的变革方向与发展趋势
第十一章 国际金融中心的未来
国际金融中心演变的历程和基本特征
国际金融中心的演变
国际金融中心的基本特征
伦敦国际金融中心
纽约国际金融中心
法兰克福国际金融中心
东京国际金融中心
国际金融中心的未来
未来全球经济金融和创新的重心将向亚太区域转移
国际金融中心有望向亚太地区倾斜,形成“三足鼎立”格局
“一带一路”沿线有望产生区域性金融中心
欧洲一些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有望进一步强化
参考文献
后记
全球化的终结?是2020年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作者宗良。
得书感谢您对《全球化的终结?》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