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北京大学图书馆研究员邹新明,在中国思想史领域深耕数十载的成果。
内容简介
本书从远古时期先民对天的敬畏说起,阐述人们对自然之天以及天人关系的探究的研究成果。历代学者将人间伦理道德与天意联系起来,形成诸如天人感应、天人合一、天人相分等学说以及对天的敬畏、效法、怀疑等态度,蕴含着古代朴素思辨哲学的光辉,是古人在思想领域的一大探究。
作者简介
作者邹新明,1990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情报学专业,199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中国思想史专业,史学硕士。北京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主要从事以胡适为中心的近现代学人藏书与手稿整理,以及相关学术史研究。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引言
主宰之天与命运之天
一 日月星辰,天上诸神
二 天地
三 对命运之天的敬畏
自然之天
一 天圆地方与盖天说
二 浑天说
三 宣夜说
伦理之天
一 先秦诸子的伦理之天
二 两汉时期的天道与人道
三 唐代道统说
四 宋明理学的天理
天人感应
一 早期的神人感应
二 春秋战国时期的天人感应
三 两汉时期天人感应学说的鼎盛
四 唐宋时期的天人感应说
五 天人感应学说的历史影响及现代遗迹
天人合一
一 先秦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
二 汉代至宋明儒家对天人合一思想的探索
三 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
四 天人合一思想的现代启示
“明于天人之分”
一 “天道远,人道迩”
二 “天人相分”
三 天人不相预与天人交相胜
四 人定胜天
法天而治
一 天子
二 象天设都与法天置官
三 刑德与五行
四 祭天与封禅
天意的把握
一 卜筮及其在商代之前的情况
二 商代的卜筮
三 西周时期的卜筮
四 春秋战国及以后的卜筮
五 星占对封建政治的影响
天道与人道
一 法天论与设卦观象
二 天道与人道合一
三 法天所体现的传统思维方式
四 天道观念与传统辩证思维
后记
敬天与伦理(国学关键词著述)是2019年由凤凰壹力出版,作者邹新明。
得书感谢您对《敬天与伦理(国学关键词著述)》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