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7-10岁
1.“仁”、“义”、“孝悌”、“君子”……孔子的谆谆教诲,弟子的勤勉好学,《论语》为您讲述不一样的智慧人生。
2.150余幅精美插图,讲述了孔子的人生轨迹,蕴藏着儒家的精神之光,《论语》的别样精美在这里展现。
3.通俗的讲述,简练的注释,如话家常的解读,《论语》的精髓被剖析出来,让你汲取知识的养分。
4.独具特色的装帧设计,每一个页面都会有惊喜,每一个细节都会有不同,阅读更精彩。
内容简介
南北朝人皇侃在《论语集解义疏序》中说:“然此书之体,适会多途,皆夫子平生应机作教,事无常准,或与时君抗厉,或共弟子抑扬,或自显示物,或混迹齐凡,问同答异,言近意深……”“应机”,其实就是抓住了人的真性情,从此入手,直指人心,言简意赅,立时悟道。《论语》二十篇,从头至尾,只是说见真性情,做真君子!如针砭治病,直指患处,没有高深的理论,没有浮夸的言说,一片纯粹的反省精神,一份高尚的道德指引,默默融入中国人的精神之中。
作者简介
方韬,男,陕西汉中人。1998年至2002年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2005年至2010年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古籍与传统文化研究院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硕博连读),获文学博士学。2010年7月进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导师刘家和先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左传》学与魏晋学术史。在《文史》、《中国文化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数篇,并出版古籍译注多部。
章节目录
学而第一
共16章,此篇涉及诸多方面的内容。对孔门“为学”、“孝悌”等基本范畴进行了发挥,引导初学者步入“道德之门”。
为政第二
共24章,此篇主要围绕“为政”、“君子”、“为学”等问题展开讨论。
八佾第三
共26章,此篇主要记录的是孔子论“礼乐”的内容。孔子所处的春秋末年,礼崩乐坏,孔子极力想恢复西周初年周公旦所创制的礼乐制度。本篇是我们观察孔子政治思想的重要内容。
里仁第四
共26章,此篇孔子仍然是围绕着“仁”、“德”和“孝”的主题有所议论。
公冶长第五
共26章,此篇主要记录的是孔子对众弟子以及对当世的著名人物和古人的评论。本篇集中体现了孔子臧否人物的标准和思想。
雍也第六
共30章,此篇主要记述了孔门众弟子的言行,以及孔子对他们的教导。
述而第七
共38章,此篇涉及孔门师徒间的对话并不多,更多记录的是孔子吐露自己为学和为人的心声。此外,孔子的起居形貌也散见本篇之中。
泰伯第八
共21章,此篇主要是孔子对古代圣贤的评赞。
子罕第九
共30章,此篇的主要内容是孔子提倡礼制,勉励弟子们好学不倦,以及记述孔子生平赞同和反对的事情。
乡党第十
共27章,此篇集中记载了孔子的容色言动、衣食住行,颂扬孔子是个一举一动都符合礼的正人君子。本篇中还记载了孔子日常生活的一些侧面,为人们全面了解孔子、研究孔子,提供了生动的素材。
先进第十一
共26章,此篇主要论述孔子诸弟子的行为志向及孔子对诸弟子的评价。
颜渊第十二
共24章,此篇主要是孔子和弟子们关于“仁”的问题的探讨。
子路第十三
共30章,此篇篇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其中有关于如何治理国家的政治主张,孔子的教育思想,个人的道德修养与品格完善等。
宪问第十四
共44章,此篇中所包括的主要内容有:作为君子必须具备的某些品德;孔子对当时社会上的各种现象所发表的评论;孔子提出“见利思义”的义利观等。
卫灵公第十五
共42章,此篇内容涉及孔子“君子小人”观的若干方面、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政治思想,以及孔子在其他方面的言行。
季氏第十六
共14章,此篇以箴诫为主,主要记录君子如何以礼治国、择友择乐、修身处世、学诗学礼等。
阳货第十七
共26章,此篇主要记录孔子教育弟子们要讲究仁德,阐发修德治民、以礼乐治国的道理。
微子第十八
共11章,此篇主要记录古今人才、贤士以及孔子及其弟子周游列国的行为。
子张第十九
共25章,此篇主要记录的是孔子的弟子们对学问、品德的探讨以及弟子对孔子的敬仰与维护。
尧曰第二十
共3章,此篇记载的是古代先贤圣王尧、舜、禹、汤等的言论以及孔子对从政的看法。
论语全解是2016年由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作者。
得书感谢您对《论语全解》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