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衡红色经典散文选(增订本)

梁衡红色经典散文选(增订本)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这是一部以政治人物为主的散文集。

内容简介

全书以人物为线,勾勒出近百年中国社会进步的脉络,生动展现了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伟人的形象。

《梁衡红色经典散文选(增订本)》多写大事、大情和大理,取材广泛,立意高远,意境宏阔。既评议了一些古往今来的伟大人物,如林则徐、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邓小平、张闻天,并从他们为人所熟悉的事件中阐述出更多的新鲜而深刻的道理,令读者耳目一新;也有大量篇目是在为劳动者作传、为无名者立名,如喊冤到底的桑氏老人、在一盘土炕上教书几十年的贾老师等。

书中收录的散文,有的是旧作,如《大无大有周恩来》《觅渡,觅渡,渡何处》,考虑其已有的社会影响力和历史的完整性,仍然保留;另外又收录了一些新作,如《永远的觅渡》《周恩来的道德定律》《享受岂能是头衔》等。

作者简介

作者梁衡,当代作家,山西霍州人。1946年出生,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任《内蒙古日报》记者、《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人民日报副总编辑。梁衡是我国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也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记者协会全委会常务理事、人教版中小学教材总顾问。曾荣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荣誉称号,并有多篇散文入选了中学、师范和大学课本。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上篇

特利尔的幽灵

一个大党和一只小船

南湖红船赋

红毛线,蓝毛线

西柏坡赋

马列公园赋

德胜楼记

假如毛泽东去骑马

这思考的窑洞

韶山毛泽东图书馆记

一棵怀抱炸弹的老樟树

大无大有周恩来

周恩来为什么不翻脸

一、翻脸要有条件和资格

二、翻脸要计算成本和效果

三、隐忍克己,为国为民

周恩来让座

一个伟人生命的价值

周恩来的道德定律

一、仁爱——从仁心到爱民

二、牺牲——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

三、包容——宰相肚里撑大船

总理手植一品梅

一座小院和一条小路

邓小平认错

谁敢极言

邓小平的坚持

觅渡,觅渡,渡何处

一个尘封垢埋却愈见光辉的灵魂

一把钥匙解党史

惹人怨怒因红颜

忍辱负重20年

一鸣惊破庐山雾

留得光辉在人间

还汝洁白漫天雪

二死其身的彭德怀

无彭则无军威,有军必有先生

没有倒在枪炮下,却倒在一封谏书前

他二死其身,既经受住了“武死战”的考验,又通过了“文死谏”的测试

带伤的重阳木

麻田有座彭德怀峰

方志敏生命的最后7个月

你不能没有家

百年革命,三封家书

朱镕基不修传

李瑞环的文风

下篇

印在黄土地上的红手印

蒋巷村的共产主义猜想

山还是那座山

潮起潮落说时尚

树殇

何处是乡愁

一个没有被荣誉宠坏的人

桑氏老人

土炕

事业就是你的宗教

青山不老

爱国的理由

人格在上

老百姓如何看政治

实事求是为什么这样难

一、实事求是为什么这样难

二、实事求是的十种阻力

三、怎样才能实事求是

结 论

居官无官官之事

享受岂能是头衔

为什么不能用诗做报告

普京走在空旷的大街上

阅读是国家行为

提倡写大事、大情、大理

我写《觅渡》

永远的觅渡

西北文学的使命

申遗中发现的另一份遗产

说杂文

用文学翻译政治

一、选择适合的典型。用文学翻译政治就是借政治人物、事件的光芒来照亮文学领地,照亮读者的心

二、还神为人

三、“顺瓜摸藤”,还原形象。政治讲究结论,文学注重形象

四、含蓄表达,留出想象的空间。政治要明确,文学却要含蓄

五、善用修辞

梁衡红色经典散文选(增订本)是2021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梁衡。

得书感谢您对《梁衡红色经典散文选(增订本)》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2017 民生散文选 电子书
本书精选了王巨才、雷达、陈涛、梁衡、刘庆邦、南帆等40余位著名作家2017年发表在全国主要文学刊物上的各类优秀散文。
2016民生散文选 电子书
本书精选了2016年王巨才、雷达、王充闾、肖复兴、鲍尔吉·原野等著名作家发表在全国主要文学刊物上的各类优秀散文。
2019民生散文选 电子书
本书精选了王巨才、南帆、梁鸿鹰、丁晓平等50余位著名作家2019年发表在全国主要文学刊物上的各类优秀散文,包括《进京赶考》《我的两个梦》《夜来风雨连清晓》《芒果树》《徽饶古道坚强树》等。
寿昌古诗文选注 电子书
本书为古寿昌县历代部分诗文的注释本,选录诗211首,文29篇,合计240首(篇)。全书书采用诗录、作者简介、注释的格式,向读者介绍寿昌遗留下来的优秀诗文。内容涵盖名胜、历史、人物等的描写和记述;注释力求简洁明了,不作过多的征引;涉及本寿昌县的地理元素和人文故实,则着力诠解,尽量揭示寿昌的历史风貌。在这些诗文中,我们更可以看到在这片土地.上优秀人物的画像和事迹,他们为寿昌人文的丰富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
乡愁的记忆——许增贤散文选 电子书
农村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乡土文化的根不能断。在这本书里,作者以诗一般的语言写到乡村的蜕变,写到家乡的回忆,写到读书的责任,写到涅槃的家风,写到劳动的荣光,写到春节的感想,写到端午的沉思,写到绿色的祝福,写到文明的基因,写到细雨、山川、春花,写到芦荟、蚂蚁、鸡鸣.…这本书散文选,让我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在实现乡村振兴、保持绿水青山的大战略里,这虽是一本小小的散文选,却也是一份深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