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追问——哲学概念清淤录之一

哲学的追问——哲学概念清淤录之一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作者以索隐探微的方式将哲学概念的清淤与现实的思考结合起来。

内容简介

本书既是一部概念史,又是一部心灵史,也是一部解构史,更是一部发微史。作者以索隐探微的方式将概念的清淤与现实的思考结合起来。第一部分追溯了“文化”、“进步”、“启蒙”、“后现代”、“记号”、“符号”、“死亡”等概念的历史,梳理了它们在历史上的不同意义,阐述了本书作者的独特见解。第二部分分析了“文本”、“间距化”、“隐喻”、“解释”等概念在诠释学中的地位,探讨了哲学与修辞学、诠释学的相关性,指出了利科、爱尔兰根学派、德里达和列维纳斯等人在此领域的贡献。第三部分通过对杜威的“教育”、“科学”、“道德自我”、“道德情境”、“道德判断”和“身体”概念的讨论,发掘了杜威哲学的价值。

作者简介

作者汪堂家,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外国哲学教研室主任、杜威研究中心副主任、《现代外国哲学》(丛刊)副主编,《杜威全集》中文版(共38卷)常务副主编。主要研究西方哲学、生命-医学伦理学、比较哲学,兼及一些社会公共政策的理论思考。在中外杂志发表论文80余篇,有散文、随笔、评论等60余篇。著有《自我的觉悟》、《思路心语——生活世界的哲思》、《十七世纪形而上学》(合作)、《心灵的秩序》(合作)、《人生哲学》(合作)、《汪堂家讲德里达》、《生命伦理学》(合作)等书 。译著有《论文字学》(德里达)、《活的隐喻》(利科)、《乱世奇文——辜鸿铭化外文录》(翻译和点校)等10多部(含合译)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导论:哲学教育与哲学定位

第一部分 概念的展开

第一章 “文化”释义的可能性——与建构主义对话

第二章 “进步”概念的哲学重审——兼评建构主义的进步观

一、“进步”概念的前史

二、“进步”概念的结构与问题

三、“进步”概念的类型学分析

四、余论:进步的两面性

第三章 “启蒙”概念及其张力

一、引言

二、“启蒙”的概念史

三、理性的裂变与启蒙的张力

第四章 “后现代”概念的哲学诠释

一、“后现代”概念释义及其矛盾

二、科学的“后现代”转向?

三、“后现代”的语用哲学

第五章 “自我”概念的奠基

二、我与自我意识

三、自我意识与近代哲学

第六章 “记号”、“符号”及其效力——从哲学与符号学的观点看

一、符号、记号与信号

二、符号的一般特点与人的符号化特征

三、符号的效力

第七章 “死亡”概念的两种理解

一、对死亡的生存论分析

二、死亡概念的再定位

第二部分 诠释学初论

第一章 文本、间距化与解释的可能性——对利科“文本”概念的批判性解释

一、文本意味着什么?

二、文本的间距化

第二章 世俗化与科学的诠释学因素——伽达默尔与爱尔兰根学派

一、世俗性与科学

二、科学的诠释学因素

第三章 隐喻诠释学:修辞学与哲学的联姻——从利科的隐喻理论谈起

一、对修辞学的两种哲学态度

二、隐喻诠释学的基本旨趣

三、隐喻诠释学的多重效应

第四章 隐喻:翻译与诠释

一、隐喻的多重解释

二、隐喻的可译性、不可译性与可理解性

三、隐喻与形而上学解释

四、从德里达对“海德格尔之手”的解释看隐喻理解的复杂性

第五章 同名异释:德里达与列维纳斯的互动

第三部分 实用主义再探

第一章 杜威教育哲学的当代意义

一、教育目标的开放性

二、教育的社会生活向度

三、道德教育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第二章 杜威眼中的科学对精神生活的意义

一、科学对精神生活之意义

二、科学精神的要义

三、在科学活动中贯彻人文精神

第三章 道德自我、道德情境与道德判断 ——试析杜威道德哲学的一个侧面

一、道德自我与选择

二、道德情境与道德判断

三、简短的评论

第四章 身体与经验的多样性

一、身体与经验形而上学

二、身体与艺术经验

后记

哲学的追问——哲学概念清淤录之一是2018年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汪堂家。

得书感谢您对《哲学的追问——哲学概念清淤录之一》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庄子哲学新解 电子书
本书是对《庄子》内七篇的哲学解读。
哲学与人生 电子书
本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基本观点和方法及如何做人的教育。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的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发展中的基本问题,树立和追求崇高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哲学观研究 电子书
本书论述了哲学观与世界观、黑格尔的哲学观、马克思的哲学观、哲学观与现代哲学、当代中国的哲学观念变革、哲学观与哲学研究以及哲学观与哲学教育等七个问题,揭示了哲学的特殊的理论性质和独特的社会功能,展现了哲学发展的自我批判的活力和永不枯竭的理论空间。
哲学心语 电子书
本书是作者具有自传性质的哲学随笔,作者对于自己平生学习哲学的诸种快慰、体味人生百般滋味进行凝练总结,风格闲淡疏朗,与论文迥异。上篇主要是对于哲学的学习、学问的研究、文化的传承等过程的梳理和对点滴感悟的采撷,给人启迪与思考;下篇主要就人性、情感、生活中的挫折及个人生活经历娓娓道来,却有哲思充溢其中,读来让人受益匪浅。
爱的勇气:阿德勒的幸福哲学 电子书
一本教你如何解决恋爱和婚姻问题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