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社会革命党研究:1901-1925

俄国社会革命党研究:1901-1925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以俄国社会革命党社会思想与实践的冲突为主线,揭示了民粹派思想演变的基本理路,梳理了社会革命党产生、徘徊、兴盛、衰落的过程。

内容简介

俄国社会革命党是俄国新民粹派革命政党。他崛起于俄国经济发展的第二个高峰期19世纪90年代,消亡于俄国国内战争结束的20世纪20年代。思想上,社会革命党起源于俄国19世纪30~40年代的斯拉夫派,行动上,继承了19世纪60年代的民粹派。受西化和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社会革命党试图在俄国寻找一条符合俄国人民特点的新型社会发展道路:既吸收西方文化的科技成果,又保持东方道德伦理。社会革命党的领导人切尔诺夫把它命名为建设性的社会主义道路。本书注重历史脉络,注重西方派与斯拉夫派、自由派与民粹派的横向对比,注重国际国内环境对于思想演变的影响,全面认识社会革命党,还社会革命党一个有血有肉的鲜活的历史个性。

作者简介

作者解国良,先后就读于兰州大学历史系和北京大学历史系,分别获得历史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曾在俄罗斯经商。现任苏州科技学院人文学院历史系副教授,从事世界古代史、西方思想史和俄国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俄国民粹主义及其跨世纪的影响”相关章节的撰写,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绪论

一 选题的意义和研究的目的

二 本课题的研究概况

三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四 本书要解决的问题

第一章 从民粹派到社会革命党

第一节 社会革命党产生的社会经济前提

第二节 俄国民粹派思想的演变

第三节 社会革命党的诞生

第二章 社会革命党的社会学说及纲领

第一节 社会革命党的社会学说

第二节 社会革命党纲领

第三节 社会革命党的第一次分裂

第三章 社会革命党的组织结构

第一节 社会革命党组织

第二节 社会革命党成分分析

第四章 社会革命党的战斗策略

第一节 “一大”前的战斗鼓动

第二节 第一次革命中的激进策略

第三节 杜马召开期间的策略摇摆

第四节 “六三”政变之后的绝望

第五章 社会革命党的联合策略

第一节 一战与联合策略

第二节 社会革命党的骑墙政策

第三节 与资产阶级的联合

第四节 苏维埃与立宪会议的较量

第六章 寻找第三条道路

第一节 第三条道路的提出

第二节 第三条道路的尝试

第三节 社会革命党的再次分裂

第四节 对农民士兵暴动的应对

第五节 社会革命党的结局

结语 俄国民粹主义的最高阶段

一 对于人民的信仰

二 对农村公社的依恋

三 向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

四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

参考文献

人名译名对照表

后记

俄国社会革命党研究:1901-1925是2012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解国良。

得书感谢您对《俄国社会革命党研究:1901-1925》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敦煌文献与唐代社会文化研究 电子书
本书由17篇专题论文改写而成,围绕敦煌吐鲁番文献而展开。
医疗社会史研究(第8辑) 电子书
上海大学历史系主办刊物,本册是第8辑。
俄国与欧洲:一个国际关系史的视角 电子书
本书收入史学论文集20篇,涉及两次世界大战前后的国际关系。
唐宋社会转型与中原文化研究 电子书
本书是许昌学院历史文化学院魏晋文化研究中心承办的“2015年河南省历史学年会暨魏晋文化研究”会议中“中国古代史”方面的论文合集之一,时段集中于“唐宋变革期”即唐中期以后至宋辽金元时代,大部分论文皆为某一侧面的个案研究,有些论文针对的就是日本学者率先提出的“唐宋变革假说”予以论述,在这些研究中,中原文化是一个特别的考察的对象,这也就从整体上对“唐宋变革论”有一个新的研究。
太平天国及晚清社会研究(总第3辑) 电子书
中国太平天国史研究会主办刊物,本册是第三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