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迁的游牧民

搬迁的游牧民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通过田野调查,真实客观地记录了搬迁牧民的社会适应状况,为了解搬迁牧民的现状提供助力。

内容简介

生态文明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游牧民搬迁既是一项有关藏族牧区的生态文明建设项目,也是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事关藏族牧民美好生活创建的民生工程。

本书是对藏族生态移民的系列研究,是对甘肃省玛曲县尼玛社区、夏河县桑科新村和青海省同仁县三江源村搬迁牧民的政策感受、生产生活方式适应、文化适应和心理适应的调查实录。

作者简介

作者冯雪红,1968年生,教授,民族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执行主编、编辑部主任,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民族学学会理事。北京大学访问学者,受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2012年赴美国康奈尔大学人类学系做访问学者。2012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很好人才支持计划”,2014年入选国家民委领军人才支持计划,2018年入选宁夏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领军人才培养工程。安宇,1988年生,北方民族大学民族学硕士,兰州大学民族学在读博士。在《中南民族大学学报》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篇。

目录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上篇 乡内搬迁:夏河县桑科新村定居牧民

第一章 巧遇桑科:计划外的田野

一 聆听苦难:被疾病和负债缠绕的定居牧民

二 搬迁原因:上学、就医、生活所迫

三 山上山下:搬迁前后的气候

第二章 活有所依:定居牧民的政策感受

一 补偿政策:“不太了解”

二 搬迁优劣:“支出很多”

三 国家领导:“关心人们疾苦”

四 生活期望:“开个小卖铺”

第三章 家在两边:定居牧民的生产方式适应

一 以畜定草:无草场和牛羊的牧民

二 家里待着:没工作的移民

三 收入来源:依靠租金和补助

四 支出去向:基本生活需求

五 路边草场:往来的游客

第四章 吐故纳新:定居牧民的生活方式适应

一 居所:土房子和定居院落

二 饮食:“下降”和“上升”

三 着装:规约宽松的男性和“脑子不清楚”的女性

四 出行:单一和多样

五 休闲:“聚会、聊天”和“闲着、打牌、看电视”

第五章 遗失传统:定居牧民的文化适应

一 交往:同一部落和社区邻居

二 语言:藏族学说汉语和汉族会说藏语

三 教育:“没上学的不便”和“上学的便利”

四 婚丧:“入赘”和“火葬”

五 转经:“拉卜楞寺”和“转经的院子”

第六章 难寻自我:定居牧民的心理适应

一 身份认同:“还是牧民”与“想当城里人”

二 搬迁初期:“心理感受”与“适应耗时”

三 富有标志:“富没价值”与“穷会变富”

四 理想生活:“没啥困难”与“平平安安”

讨论 移民如何讲述自己的苦难

中篇 县内搬迁:玛曲县尼玛社区定居牧民

第一章 赛马场边的定居点

一 尼玛社区

二 搬迁原因

三 搬迁体验

第二章 定居牧民的政策感知

一 “天上是鸟那么大,下面是虫那么小”

二 “房子渠道不同,人口来源复杂”

三 “听大家都说好,我也觉得好”

第三章 定居牧民的生计模式

一 生计分类

二 就业意愿

第四章 定居牧民的生活方式适应

一 牧区帐篷和定居院落

二 “牛羊肉”“奶制品”和“蔬菜”

三 “不适应,害羞,别人会取笑”

四 摩托车的普及和交通方式的多样化

五 收入的减少和支出的增加

六 “没有草场,回也回不去”

第五章 定居牧民的社会文化适应

一 社会关系的重构

二 日常语言的使用

三 孩子教育的期望

四 风俗习惯的恪守

第六章 定居牧民的心理适应

一 身份认同

二 返迁意愿

三 富有标志

四 理想生活

五 消费观念

讨论 移民新村是如何构建的

下篇 跨县搬迁:同仁县三江源村生态移民

第一章 扩展的田野

一 背景

二 方法

三 田野

第二章 移民的日常生活实践

一 搬迁

二 适应

三 变迁

四 生计

第三章 “他者”的关怀

一 生态移民工程与“地方性知识”

二 生态移民工程与“明晰化”行政关系

三 生态移民工程与移民职业技能培训

参考文献

后记

搬迁的游牧民是2020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冯雪红。

得书感谢您对《搬迁的游牧民》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朱德的品德 电子书
《马克思主义简明读本》系列丛书是专门为读者组织编写的一套关于马克思主义的通俗理论读物,本系列丛书紧紧围绕十八大精神,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旨在引导读者了解马克思主义,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相关理论和制度,引导读者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周恩来的奉献 电子书
《马克思主义简明读本》系列丛书是专门为读者组织编写的一套关于马克思主义的通俗理论读物,本系列丛书紧紧围绕十八大精神,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旨在引导读者了解马克思主义,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相关理论和制度,引导读者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厦门的兴起 电子书
本书系统论述了清朝时,厦门作为一个沿海贸易港口的兴起过程及其在沿海贸易中的地位,向我们揭示了厦门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港口的历史逻辑,展示了厦门乃至闽南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风俗的生动细节。对于我们今天深度认识厦门商港由来之路及其在“一带一路”中的地位和作用,制定未来厦门城市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美国的故事 电子书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作家房龙撰写的一部关于美国历史经纬的书。
汉家的日常 电子书
本书在政治史、制度史之外另辟蹊径,立足关系思维,聚焦两汉时期上自朝廷,下至临湘侯国、西北边地的候官与各地传舍运作的日常形态,致力于揭示反复进行的事务中形成的不同位置的人与律令、制度、机构的错综关系,展示了国家日常运转与维持的内在逻辑与生动细节,也对涉及两汉乃至整个王朝时期的不少基本看法提出新认识,为作者倡导开展的日常统治研究提供了一系列精彩个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