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知识产权法领域研究成果精选,涵盖法律修改、国际保护动向、企业管理等热点问题。
内容简介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各领域的发展日新月异,不断出现新的问题为传统知识产权法律体系所不能解决。本书稿即精选其中针对一些代表性问题的研究成果,内容涉及法律法规的修改、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动向、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等多个方面,探讨知识产权法领域的热点问题。
作者简介
吴汉东 法学博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校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国民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副会长等职。主持的科研项目有:全国优秀博士论文作者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哲学社会科学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软科学研究项目等十余项。出版《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研究》等学术专著八部,主编有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司法部统编教材、全国自考统编教材《知识产权法》等三部。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八十余篇。其论著、论文获全国首届优秀博士论文奖、国家教委高校优秀学术著作奖、司法部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政府奖)等十余次。$$$$$吴汉东,法学博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高校知识产权研究会副会长、湖北省社科联副主席。著有《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研究》、《无形财产权制度研究》、《中国区域著作权制度比较研究》等著作10部,另外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刊物上发表论文七十余篇。论著、论文曾获首届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司法部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特稿
知识产权理论的体系化与中国化问题研究
一、知识产权理论体系中国化的学术定位与研究意义
二、知识产权理论体系建构的基本要求和主要内容
三、知识产权研究中的“中国问题”与“中国理论体系”
建立知识产权法院:法治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措施
创新驱动发展与知识产权战略实施
一、创新驱动发展与第六次科技革命:知识产权战略的新机遇
二、创新驱动发展与创新经济学理论: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机制
三、创新驱动发展与模块化运行机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具体操作
结语
著作权研究
论著作权延伸集体管理制度在我国的构建
一、延伸集体管理制度与传统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的差异
二、延伸集体管理制度在我国移植的合理性
三、延伸集体管理制度在我国的构建方案
四、相关配套制度的完善
音乐著作权制度体系的生成与继受
一、问题的提出
二、音乐著作权制度体系变革的分析模型选择
三、音乐著作权制度体系生成的历史规律梳理
四、音乐著作权制度体系继受的现实争议解析
五、音乐著作权制度体系转型的未来路径探寻
六、结论
云计算环境下的著作权制度:挑战、机遇与未来展望
一、引言
二、云计算环境下作品的创作、传播与利用
三、云计算环境下著作权制度面临的挑战
四、云计算环境下著作权制度面临的机遇
五、云计算环境下著作权制度的未来展望
教材与教辅著作权之争的反垄断法分析
一、缘起教材教辅著作权之争
二、反垄断法之于教材教辅著作权领域的适用性
三、市场支配地位与滥用:从“关键设施”到“锁定”理论
四、教材著作权之于同步教辅:“锁定”几成“锁死”
五、解决之道:反垄断法诉讼与著作权非自愿许可
专利权研究
专利许可中差异化许可价格的反垄断法分析
一、对差异化许可价格的一般性认识
二、专利许可人市场支配地位的认定
三、专利许可中差异化许可价格的识别与判断
四、差异化许可价格反竞争效应的评估
五、我国反垄断法关于差异化许可价格问题的应对
我国外观设计创造性要求之反思与重设
一、专利法对外观设计适用创造性要求并不切合其本质属性
二、创造性的“三步判断法”适用外观设计领域可操作性差
三、外观设计应有独立的核心授权要求
四、我国外观设计核心授权要求的重设
标准必要专利与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
一、谷歌收购摩托罗拉移动案中的分析框架
二、对中国经营者集中审查实践的启示
“专利流氓”威胁论:先见之明,抑或杞人忧天?
一、国内“专利流氓”威胁论的出现
二、“专利流氓”的词源及特征
三、专利流氓盛行于美国的制度原因
四、中国不存在类似的法律制度环境
五、结论
商标权研究
信息经济学视角下的商标制度
一、问题的提出:信息不对称对交易的负面影响及其克服
二、商标功能的信息经济学分析
三、国家制定和实施商标法的激励:基于信息成本分担的解释
四、商标法主要制度的信息经济学分析
五、商标法与相关法律的分工:信息、信誉和法律机制的协调
六、结论
商标合理使用:一个概念的检讨与澄清——以美国法的变迁为线索
一、何谓“商标”?
二、何谓“商标意义上的使用”?
三、“指明性合理使用”可否替代“混淆可能”?
四、是“举证责任”还是“提供证据的责任”?
结语
自然权利观念与商标权的正当性——兼对中国《商标法》传统理论的澄清与反思
一、商标权正当性洛克劳动所有权前提和注册取得制度之反思
二、洛克劳动所有权理论与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及其理念重组
三、对洛克“劳动”性质的批判与反批判及在商标法的解释价值
四、对洛克劳动所有权平等性和“劳动/创造”二元理论的反思
五、对洛克劳动所有权“资源有限性”和商标权“物权化”现象的检讨
六、洛克劳动所有权理论与商标“共有”及“共存”学说的检讨与证立
七、余论:中国《商标法》改革的未来
知识产权国际保护
后TRIPS时代国际知识产权保护新趋势——以《反假冒贸易协定》为考察中心
一、引言
二、《反假冒贸易协定》的制定历程:剪不断理还乱
三、《反假冒贸易协定》的成因:美国的推动与国际体制的转移
四、《反假冒贸易协定》的棘轮效应
五、中国的应对:只能前进无法后退
过境货物的知识产权边境措施:TRIPS协定下的合法性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及其必要性
二、过境货物知识产权边境措施的具体规则及其最新发展
三、相关措施在《TRIPS协定》下的合法性分析
四、对我国运用合法性分析应对相关趋势的建议
知识产权年刊(2014年号)是2014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吴汉东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知识产权年刊(2014年号)》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