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活在人间:陈漱渝的八十年

我活在人间:陈漱渝的八十年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陈漱渝自述:我活在人间。

内容简介

本书为资深鲁迅研究专家陈漱渝的自述文集,以时间顺序为线索回顾自己的一生。本书的前两版书名为《沙滩上的足迹》,此版为其增订版,更名为《我活在人间:陈漱渝的八十年》。“我活在人间”五字取自鲁迅《华盖集?题记》。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第一章家世与童年(1941—1945)

第一节在日本飞机的轰炸声中,我呱呱坠地

第二节钟灵毓秀凤凰城

第三节外公王时泽与辛亥革命

第四节命途多舛的母亲

第二章求学生涯(1945—1962)

第一节从三一小学到会春一小

第二节雅礼中学的“丑小鸭”

第三节南开回忆三章

第三章粉笔春秋14载(1962—1976)

第一节走出寒夜,当了中学老师

第二节王震夫人王季青

第三节梦魇般的“文革”岁月

第四节《南开大学学报》

第四章吃了32年“鲁迅饭”(1976—2008)

第一节我被调到了鲁迅研究室

第二节鲁迅研究室老主任李何林

第三节鲁迅研究室的顾问们

第四节钱谷融先生的真性情

第五节犹恋风流纸墨香

第六节我所了解的《鲁迅研究资料》

第七节我与《鲁迅研究月刊》

第八节我的短文上了《新闻联播》

第九节我编的书进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第十节一个艰苦浩大的文化工程

第十一节怀胎30多年的《鲁迅大辞典》

第十二节风波迭起的中国鲁迅研究会

第十三节“予岂好辩哉?”

第五章作协花絮

第一节我参加作协的三位介绍人

第二节从贝尔格莱德到黑山

第三节塞纳河的记忆

第六章走一走、看一看

第一节“寻找面包,得到蛋糕”

第二节六赴扶桑结文缘

第三节我当了一天“倒爷”

第四节一次夭折的国际学术交流

第五节美国访学杂记

第六节狮城访史探幽

第七节他的裸足与大地亲吻

第七章“位卑未敢忘忧国”:我的10年政协生涯

第一节两届全国政协委员

第二节两次人民大会堂发言

第八章我的杂学

引言

第一节皎如白雪的宋庆龄

第二节“泥上偶然留指爪”

第三节扑火的飞蛾

第四节燃烧自己的心,点燃读者的心

第五节母爱的博大与脆弱

第六节“两脚踏中西文化”的林语堂

第七节帮助鲁迅改变命运的人

第八节鲁迅的同行者

第九节“怪人”“狂人”“疯子”

第十节呼唤温情

第十一节居然跟“性博士”沾上了边

结语

第九章退休,人生掀开新一页

第一节告别鲁迅博物馆

第二节家,避风的港湾

第三节难离不弃的书房

第四节学术上的新开拓

第五节我的这五年

第六节从丁酉到戊戌

结语

初版后记

再版后记

三版后记

陈漱渝学术年谱

我活在人间:陈漱渝的八十年是2019年由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作者陈漱渝著。

得书感谢您对《我活在人间:陈漱渝的八十年》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活在洪武时代:朱元璋治下小人物的命运(经纬度丛书) 电子书
一本书读懂朱元璋如何用《大诰》让明帝国所有人进退失据。
山水人生:陈梦熊传 电子书
陈梦熊是中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事业的开创者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梦熊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地质科学和调查事业,全面采集并深入研究陈先生的学术成长经历,对研究陈先生本人的学术成就和学术思想,对研究我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学科的发展,对研究我国近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甚至对该学科科技人才的培养,对该学科未来的发展,对我国未来科技教育和科技体制改革,亦有重要的意义。
我的前半生 电子书
【全本】精装典藏版
我的三把刷子 电子书
本书是企业家、收藏家柯福晟的自传。书中共十六章,内容包括:母亲、童年、磨炼、卖菜、绿豆、创业、柑桔、教训、出名、退房、分忧、风波、淘宝、拍卖、友谊、龙窑。
剑指苍穹:陈士橹传 电子书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丛书·中国科学院院士传记丛书·剑指苍穹:陈士橹传》力图通过上述九章较为完整地反映陈士橹学术成长历程的主要脉络,展示一个毕生孜孜不倦、勤奋耕耘、教书育人,紧密跟踪学科前沿,始终擎举飞行力学大旗,引领学科发展,为发展我国航天科技教育事业而不懈努力的科学家的形象。作者简介《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丛书·中国科学院院士传记丛书·剑指苍穹:陈士橹传》力图通过上述九章较为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