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空间与后现代性

身体、空间与后现代性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身体、空间与后现代性》:汪民安研究成果集,涵盖身体技术、空间政治及后现代性谱系。共19篇文章。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三个部分:身体的技术、空间的政治、后现代性的谱系。身体和空间是当代理论较为关注的焦点对象,作者将这两个问题放到后现代的语境下去考察,一方面论述了这两个问题的理论谱系,特别讨论了尼采、福柯、巴塔耶、德勒兹、罗兰·巴特等人的理论主张;另一方面,又借助于这些理论对一些日常生活实践进行了分析,比如超市、街道、发型和疾病等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第一部分 身体的技术 身体转向

身体的技术:政治、性和自我的毁灭

身体与生命政治

国家的身体控制技术

性感和外在性

绝食和自虐

尼采与身体

我们时代的头发

身体上的植物

发廊中的可写性

染发时代

性与民主

SARS危机中的身体政治

第二部分 空间的政治 空间生产的政治经济学

都市与现代性碎片

城市经验、妓女和自行车

城市经验的谱系

妓女、自行车和城市的秘密

街道的面孔

街道上的人群

街道上的物品

结语

现代家庭的空间生产

家乐福:语法、物品及娱乐的经济学

名词

语法

物品

顾客

结论

第三部分 后现代性的谱系 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

德里达的风格政治与书的终结

罗兰·巴特的断片、括号、警句、书籍和成名史

乔治·巴塔耶的神圣世界

保罗·德曼和阅读

福柯与哈贝马斯之争

权力和社会

谱系学批判

交往理性

权力和理性

《帝国》的谱系和后结构主义政治学

帝国的谱系

后结构主义政治学

后记

再版后记

身体、空间与后现代性是2022年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汪民安。

得书感谢您对《身体、空间与后现代性》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北京的人口、社会阶层与空间结构 电子书
本书从人口和社会阶层两个维度分析了北京的社会空间结构问题。研究发现:北京的社会空间结构是从中心到边缘的四个圈层的同心圆结构;北京已经出现了一定的社会隔离,社会空间呈现马赛克格局;北京的外来人口更多地分布在北京第二、第三圈层的城市社区,分布在城乡结合部农村社区的外来人口相对较少,但是一些农村社区外来人口规模巨大;北京的社会极化主要表现在中心和边缘差异较大,单中心发展态势明显,社会中上层向心分布,社会
汉语空间极性词组配研究 电子书
本书以汉语空间极性词与其他词语的组配情况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组配中出现的空位做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梳理,挖掘了空位产生的原因并加以解释,有效地解决了对外汉语教学中趋向补语教学所遇到的一些基本问题。作者认为,空间极性词能否和其他词语组配,受到极性词自身的语义、组配词语的语义和整个结构的结构义的共同制约,部分空间极性词组配前的语义对立关系在与其他语言单位组配后会发生变化。
后增长: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新模式 电子书
本书极具现实指导意义,为我们指明了未来社会发展的新模式。
身体的秘密:探索人类生物学的六大突破 电子书
从细胞到病毒,从免疫系统到人类思维,在伟大科学家的重大发现中看到不一样的人体。
低流动社会:后疫情时代日本的新格差 电子书
日本知名社会学家山田昌弘力作,直击日本社会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