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地招聘 电子书

有效地招聘

9.9开通会员

内容简介

本书是职场领导力系列的第一本,主要论述了领导最重要的一项职责就是为公司聘用合适的员工。有效地招聘取决于求职者的职业、个人兴趣能否满足招聘岗位的需求。

这本即用型领导力提升指南为您在招聘新员工方面提供直接的有建设性的指导,具体包括:制定新员工的录用标准,利用不同资源来改进招聘流程。为管理者提供面试策略,将背景调查视为面试的必要环节,让领导有机会从求职者的前任主管那里了解信息以辅助判断。在入职后的最初阶段,对员工进行定期考核,并给出个性化的反馈,待新员工能够进行自我管理后,给予员工适度授权。

章节目录

展开全部

有效地招聘是2024年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作者[美]保罗·法尔科内(Paul。

温馨提示:
1.本电子书已获得正版授权,由出版社通过知传链发行。
2.该电子书为虚拟物品,付费之后概不接收任何理由退款。电子书内容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3.您在本站购买的阅读使用权仅限于您本人阅读使用,您不得/不能给任何第三方使用,由此造成的一切相关后果本平台保留向您追偿索赔的权利!版权所有,后果自负!
得书感谢您对《有效地招聘》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CHO首席人才官商业与管理评论(第1辑) 电子书
随着“资本经济”和管理大变革时代的来临,企业在人才的选用与育留方面也正面临着诸多困境。除了薪酬与发展外,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企业文化的吸引已经成为员工求职中日益看重的因素,这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身为企业高层管理者,尤其是首席人才官、人力资源总监及人力资源部经理只有从战略高度努力构建高效实用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成功进行人才选拔,建立科学的考核与激励机制,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潜能,
保罗·萨缪尔森:经济活动 电子书
诺奖经济学家解读经济运行的根本规律。
人才梯队建设与人才培养 电子书
管理类畅销书作者、三茅人力资源网高人气作家任康磊 15年人力资源管理实战经验总结的人才系统搭建方法论; 建立完整的培优体系,有序培养储备人才,助力企业从容面对人员流动,掌握管理主动权; 随书赠送52节人力资源管理实操精品课程(扫描图书封面前勒口二维码),2000+实操工作模板文件,300+扩展培训进阶课程,200+精美商务PPT模板(关注前勒口公众号回复关键词),解决每个HR都会遇到的实际问题。 李芳竹丨正信集团董事长 赵存银丨GHR创始人 乔顿丨招聘兄弟会帮主 叶毓政丨IGA亚太区前总裁 王腾丨众腾人力总经理 梁潇尹丨联信智达总经理 众多行业专家诚意推荐
制内市场 电子书
1.2020年8月24日,郑永年教授应邀出席在中南海召开的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参与“十四五”规划编制的讨论并发言。此次座谈会足可见其在经济社会领域研究的举足轻重地位,也因此被外界誉为“中南海九专家”之一。 2.郑永年教授主要的学术研究方向包括中国内部转型及其外部关系、中国外交政策、技术变革与政治转型等,出版专著50余部。作为享誉海内外的中国问题专家,他长年致力于中国问题的观察和研究,其扎实的实地调研基础、独特的海外视角使其学术研究成果既扎根于中国政治实际,又有超脱于中国固有政治经验的高度,其学术研究不仅在理论界和社会传播领域受到关注,而且在世界政治学领域和国内党政部门有较强影响力。 3.本书是郑永年教授数十年观察、研究中国的集大成之作,也是他“解释中国三部曲”的第二部,本书深度剖析了中国的政治经济学模式,为解决中国问题提出了中国方案。
HR成功招聘实用宝典 电子书
本书主要分为3部分,分别是招聘前、招聘中、招聘后,共12章内容,从计划的制定到需求的界定,从人财物的保障到招聘现场的掌控,从录用确定到员工报到前的管理等方面向读者一一详述,强调事务性操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性,且非常明确地提出招聘中一系列管理的工具和方法,旨在为人力资源从业者和研究者提供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本书结构清晰,实战性强,适合于事业、企业单位人力资源的经理、总监、主管、专员以及高校教师及研究者阅
1925年前成本会计的演进 电子书
本书共分十二章。第一章举例说明早期工业簿记实践中复式簿记原理的运用情况;第二章通过对1700年至1885年主要著术的分析研究,说明这一时期成本会计的缓慢演进;第三章至第十一章对九种成本会计理论或技术的起源、演进及发展进行讨论;第十二章是在整个研究及有关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归纳总结。
保罗·克鲁格曼:经济危机 电子书
挖掘诺奖经济学家的理论精华,听保罗·克鲁格曼讲述经济危机的应对之法。
数字时代内创业 电子书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社会结构也发生了剧变。在此之前,只要重复着同样的工作、在生产线上提高精确度、扩大生产量,企业就能有所成长。但这个旧时代的“成长方程式”,如今已不再被认可。在数字技术带来社会革新的今天,如果不能不断地创建新事业,那么即使是大企业,也会迅速被淘汰。为了不被时代的洪流淘汰,公司所有职员都必须成为能独立思考新事业的内部创业家。掌握着公司存亡关键的,正是企业内部开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