旴江医学当代名医学术精粹 电子书

旴江医学当代名医学术精粹

9.9开通会员

内容简介

本册收录的旴江当代名医是从1912年至今,历时100余年,旴江医家的学术思想和治疗经验不断丰富和发展成为中医医学宝库又一奇葩,如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终身名誉主席鲁之俊先生,开旴江医学研究之先河的杨卓寅先生就是众多旴江医家的杰出代表。他们对我国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推动作用。本册主要围绕当代旴江名医的生平简介、学术思想、治疗经验、医论选萃、单方验方及医案选编等内容进行收集,文风各异,精彩纷呈。


温馨提示:本产品为电子书,非实体纸质图书。为保护图书著作权,电子书不提供原文件,不支持导出和打印,仅支持人卫社相关软件中阅读,可下载至软件中离线查看。电子书内不包含增值服务内容,如需阅览请购买正版纸质图书。除因质量问题,虚拟商品不支持七天无理由退货。

章节目录

旴江医学当代名医学术精粹是2023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作者陈建章。

温馨提示:
1.本电子书已获得正版授权,由出版社通过知传链发行。
2.该电子书为虚拟物品,付费之后概不接收任何理由退款。电子书内容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3.您在本站购买的阅读使用权仅限于您本人阅读使用,您不得/不能给任何第三方使用,由此造成的一切相关后果本平台保留向您追偿索赔的权利!版权所有,后果自负!
得书感谢您对《旴江医学当代名医学术精粹》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龙华医院名医学术思想与临证精粹 电子书
本书着重收集整理了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离退休名中医工作室导师,以及退休的部分副高以上专家的学术思想、学术理论、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名中医和专家们来自内科、外科、骨伤科、肿瘤科、妇科、儿科、针灸科等各个不同的专业领域,涉及神经系统及精神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肾病、风湿病、脾胃病、老年病、血液疾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内分泌疾病、胆道疾病、肛肠疾病、皮肤病、骨伤疾病、肿瘤、妇科疾病、肝病、眼科疾病
超声E成像临床应用指南 电子书
本书为专家共识综合出版成册。主要内容是对于乳腺、肝脏、肌骨、甲状腺等组织器官E成像技术原理和临床应用描述,主体内容基于数个大样本多中心研究得来的数据结果和临床经验总结,结合国际国内相关研究结果,并探讨技术原理和对比分析,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指导和参考。主要内容框架如下:一、引言:临床意义、背景及必要性、推荐等级说明二、技术介绍:E成像技术原理详解、相关技术对比三、主要组织器官应用共识(乳腺、肝脏、甲
重症肺病名医学术经验传承与实践 电子书
全书共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古籍经典肺病医论医话,第二部分为晁恩祥国医大师、刘伟胜名中医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第三部分包括重症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十个重症肺部疾病,分别从疾病概要、临床学步、经验拓展、典型案例与评析、经验与体会5个方面进行介绍,对于初中级临床医生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七十年中国健康发展之路 电子书
内容包括:健康水平70年发展;70年疾病谱的变迁;健康保障与服务水平的发展;健康中国与医学科技;健康中国与健康行动等内容。内容涵盖了大量数据,图表;时间轴长,涵盖面广。将会是健康卫生领域权威的参考书籍。
重症医学—2016 电子书
重症医学是重症患者最大的安全保障,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和具体体现,其救治能力也成为医院、乃至地区救治水平的重要标志。自2010年起,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开始编写重症医学年鉴,每年一册。《重症医学-2016》同往年一样,主要介绍、反映国内外一年来重症医学的最新进展、热点及前沿问题,包括尚存在争议尚不成熟的内容。
重症医学—2017 电子书
自2010年起,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开始编写重症医学年鉴,每年一册,由重症医学分会的主委、候任主委等牵头组织全国的一流专家参与编写。《重症医学-2017》同往年一样,主要介绍、反映国内外一年来重症医学的最新进展、热点及前沿问题,包括尚存在争议尚不成熟的内容。
新疆四大名医学术经验存真 电子书
本书以“新疆四大名医”陈浩然、蒋贤达、刘海阳、刘治武长幼为序,分先后各自成卷,每位均收录具有代表意义的图片若干,文字部分包括小传、医论篇、医案篇。医论篇选取四位医家本人所撰文字,或其弟子所撰反映四位医家学术经验的论文,包括未公开出版发行的手稿、已公开出版发行者及内部参考资料等。医案篇选案来自四位医家本人手稿,或弟子整理所得,部分选自四老学术传人已公开发表之论文
家国:协和战疫相册故事 电子书
本书讲述的是2020年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北京协和医院医疗队在支援湖北武汉期间发生的一系列感人故事。疫情发生之初,协和医院闻令而动,先后派出186名医护人员奔赴武汉,从起初物资匮乏到想尽一切办法在48小时内组建重症监护病房;从教授滑倒在污染区头破血流到紧急情况下科主任来不及穿隔离衣毫无防护地进入污染区进行抢救;从50岁教授痛哭流涕到92年博士后在战场中快速成长;从遗体告别仪式到尸检前后;从三更半夜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