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自顶向下方法,通俗易懂。

内容简介

本书利用Internet协议分层,采用自顶向下的方法,即从应用层到物理层的顺序讲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首先介绍读者**为熟悉的应用层协议是怎样交换信息的,再解释消息是怎样一层一层往下分解成比特通过Internet传输的。**后讲解局域网和广域网、无线网络和移动通信网络和网络安全,使得读者能够了解到计算机网络更全面的内容,拓展到知识面。本书以通俗易懂的方式阐述了计算机网络的原理,并配有大量的习题和实训练习。

章节目录

扉页

版权页

目录

内容提要

前言

第1章 引言

1.1 计算机网络概述

1.1.1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1.1.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1.3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1.1.4 计算机网络发展阶段

1.1.5 计算机网络的标准化工作及相关组织

1.2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

1.2.1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1.2.2 计算机网络的非性能指标

1.3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1.3.1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及协议概念

1.3.2 OSI参考模型

1.3.3 TCP/IP参考模型

1.3.4 OSI参考模型与TCP/IP参考模型的比较

1.3.5 本书使用的参考模型

1.4 网络实例

1.4.1 Internet

1.4.2 移动电话网络

1.4.3 无线局域网:802.11

1.4.4 RFID和传感器网络

本章小结

习题

第2章 应用层

2.1 网络应用模型

2.1.1 客户/服务器模型

2.1.2 P2P模型

2.2 标准客户/服务器应用举例

2.2.1 DNS

2.2.2 FTP

2.2.3 万维网和HTTP

2.2.4 E-mail

2.2.5 Telnet

2.2.6 DHCP

2.3 P2P应用举例

2.3.1 P2P文件分发

2.3.2 在P2P区域中搜索信息

2.3.3 案例学习:BitTorrent

2.4 实训 网络服务器配置

一、实训目的

二、实训设备

三、实训任务

四、实训步骤

本章小结

习题

第3章 传输层

3.1 传输层概述

3.1.1 传输层功能及提供的服务

3.1.2 应用进程、传输层接口与套接字

3.1.3 传输层的多路复用与多路分解

3.1.4 无连接服务与面向连接服务

3.2 UDP

3.2.1 用户数据报概述

3.2.2 UDP服务

3.2.3 UDP应用

3.3 TCP

3.3.1 TCP服务

3.3.2 TCP报文格式

3.3.3 TCP连接管理

3.3.4 滑动窗口机制

3.3.5 TCP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

3.3.6 TCP差错控制

3.4 实训TCP传输控制协议分析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设备

三、实验原理

四、实验步骤

五、注意事项

本章小结

习题

第4章 网络层

4.1 网络层概述

4.1.1 网络层功能

4.1.2 网络层提供的服务

4.2 网络层协议

4.2.1 IP概述

4.2.2 IPv4数据报格式

4.2.3 IPv4地址

4.2.4 ARP和RARP

4.2.5 ICMP

4.2.6 IP多播与IGMP

4.3 路由选择

4.3.1 分组交付和路由选择的基本概念

4.3.2 路由选择协议的基本概念

4.3.3 路由信息协议(RIP)

4.3.4 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OSPF)

4.3.5 边界网关协议(BGP)

4.3.6 路由器

4.4 移动IP

4.4.1 移动IP的基本概念

4.4.2 移动IPv4的通信过程

4.5 IPv6

4.5.1 IPv6数据报格式

4.5.2 IPv6的地址空间

4.5.3 从IPv4过渡到IPv6

4.6 实训

4.6.1 实训一 路由器的基本操作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设备

三、实验拓扑

四、实验原理

五、实验步骤

六、注意事项

4.6.2 实训二 单臂路由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设备

三、实验拓扑

四、实验原理

五、实验步骤

六、注意事项

本章小结

习题

第5章 数据链路层

5.1 数据链路层功能

5.2 组帧

5.3 差错控制

5.3.1 奇偶校验

5.3.2 循环冗余检测

5.3.3 海明码

5.4 介质访问控制

5.4.1 静态划分介质访问控制

5.4.2 随机访问介质访问控制

5.4.3 轮询访问介质访问控制:令牌传递协议

5.5 网卡、网桥和交换机

5.5.1 网卡

5.5.2 网桥

5.5.3 交换机

5.6 实训 以太网交换机的配置

一、实训目的

二、实训环境

三、实训步骤

本章小结

习题

第6章 物理层

6.1 物理层的基本概述

6.2 数据通信基础

6.2.1 基本概念

6.2.2 奈奎斯特定理与香农定理

6.2.3 数据编码技术

6.2.4 数据交换

6.2.5 多路复用技术

6.3 物理层下的传输介质

6.3.1 有线传输介质

6.3.2 无线传输介质

6.4 物理层设备

6.4.1 中继器

6.4.2 集线器

6.5 实训 双绞线跳线制作与测试

一、实训目的

二、实训设备

三、实训任务

四、实训步骤

本章小结

习题

第7章 局域网和广域网

7.1 局域网的基本概念

7.1.1 局域网的特点

7.1.2 局域网的分类

7.1.3 局域网的组成

7.1.4 局域网传输介质类型与特点

7.1.5 局域网体系结构

7.2 典型局域网的组网技术

7.2.1 10Mbit/s以太网

7.2.2 100Mbit/s以太网

7.2.3 1 000Mbit/s以太网

7.2.4 10吉比特以太网

7.2.5 虚拟局域网

7.3 广域网

7.3.1 广域网的基本概念

7.3.2 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DLC)协议

7.3.3 PPP协议

7.3.4 帧中继

7.3.5 VPN

7.3.6 异步传输模式

7.4 网络互连

7.4.1 网络互连的必要性

7.4.2 网络互连的基本原理

7.4.3 网络互连的类型

7.5 实训 配置虚拟局域网(VLAN)

本章小结

习题

第8章 无线网络和移动通信网络

8.1 无线局域网

8.1.1 无线局域网的组成

8.1.2 802.11体系结构与协议栈

8.1.3 无线局域网应用

8.2 宽带无线

8.2.1 802.16体系结构与协议栈

8.2.2 802.16技术应用

8.3 蓝牙

8.3.1 蓝牙网络结构

8.3.2 蓝牙应用

8.4 移动自组织网络

8.4.1 移动自组织网络概述

8.4.2 自组织网络应用领域

8.5 实训 搭建Ad Hoc模式无线网络

一、实训目的

二、实训设备

三、实训任务

四、实训步骤

本章小结

习题

第9章 网络安全

9.1 网络安全概述

9.1.1 网络安全定义

9.1.2 网络面临的安全威胁

9.1.3 网络安全的特征

9.1.4 网络安全体系结构

9.2 加密技术

9.2.1 加密技术概述

9.2.2 数字签名与身份认证技术

9.2.3 加密软件介绍

9.3 计算机病毒与防范技术

9.3.1 计算机病毒定义及特征

9.3.2 计算机病毒分类

9.3.3 病毒防范技术

9.4 防火墙技术

9.4.1 防火墙概述

9.4.2 防火墙的主要技术

9.4.3 防火墙体系结构

9.4.4 防火墙发展趋势

9.5 实训

本章小结

习题

各章习题选择题答案

参考文献

计算机网络是2015年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作者 张玉英。

得书感谢您对《计算机网络》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计算机网络基础 电子书
本书以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为基础,紧密结合网络新技术,系统地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数据通信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局域网技术、网络互联技术、广域网技术、WLAN技术、网络安全基础知识、SDN与NFV等内容,并设置了一个案例实践——校园网组网。本书在编写时突出内容的针对性、应用性和技术性,在章节设置上环环相扣,逐步增加知识难度。此外,本书配有微课视频,可以帮助读者随时巩固所学内容。本
计算机网络实验教程 电子书
本书是针对OpenLab信息网络综合实验平台中的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进行编写的实验指导书。涵盖协议验证、二层交换、三层路由、工具应用等方面,共27个实验项目。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文字指导清晰,参考图例丰富。本书兼顾高校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指导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的需要,配合高校计算机网络理论课程教学使用,促进学生对于理论的理解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对于OpenLab信息网络综合实验平台的教学效果有很
计算机网络技术 电子书
本书在前几版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的修订与更新。本书是针对高等职业教育“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和“计算机网络组网工程与实践”两门课程编写的一本实用性教材,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结合典型项目驱动,强调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职业技能训练为核心,突出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技术部分包括计算机网络概论、数据通信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局域网技术、广域网技术与Internet、计算机网络应用、无线局域网技术、IPV
深入浅出计算机网络 电子书
本书讲解了计算机网络通信的详细过程和计算机网络通信中的相关协议。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 电子书
本书根据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制订的教学要求,结合当今大学人才培养需求组织编写而成。全书共分10章,主要包括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数据通信的基本原理、Internet原理及应用、局域网、网络设计、网站设计、服务器架设、网络安全防护等内容,同时还针对各章的内容设计了相应的实验并附有综合性的课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