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是关于结直肠癌肝转移MDT的场地、设置的具体要求,特别是远程会诊设施应能满足远程网络会诊需要,符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中医药管理局2018年颁发的《远程医疗规范服务管理(试行)》要求。
第二部分着重完善肿瘤评估及治疗决策的流程。对直肠腔内B超评估有了更详尽的要求。增加PET/CT对肝良、恶性肿瘤的辨别诊断。肝转移分类上,提出按能否达到无瘤状态(no evidence of disease,NED)进行分类,又从外科角度和内科(化疗)角度提出相应的治疗策略,术前术后化疗或放化疗有新的观点和实施方法,外科手术与化疗、介入、放疗可以交叉进行。治疗后评估除临床评估(包括影像、功能、肿瘤标志物等),还应包括生物学评估和病理学评估。
第三部分着重介绍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新概念和新理念。首先同时性与异时性肝转移的划分不同以往:初诊结直肠癌时或之前发现的肝转移均为同时性肝转移;诊断结直肠癌后出现的肝转移均为异时性肝转移,后者又以间隔12个月为界限,分为近期异时性肝转移和远期异时性肝转移。其次是“寡转移”和“NED”的概念,对于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又引申出“寡转移性疾病”和“弥散性疾病”两大类。前者治疗目标有可能达到治愈意向的NED。治疗核心原则是全身治疗有效的基础上更强调局部治疗的重要性,运用各种局部治疗手段以期达到无瘤状态。“寡转移”的概念还引申出寡复发(oligo-recurrence)、同时性寡转移(synchronous oligometastasis)、寡进展(oligo-progression)等。还有转化治疗的理念又从传统的“技术转化”发展为“生物学行为转化”。事实上,我们认为“生物学行为转化治疗”(biological conversion therapy)比“技术性转化治疗”(technical conversion therapy)更进一步。肝脏布满转移瘤,只有经过积极有效的全身治疗后大部分转移瘤消失或剩下几个融合病灶,再次获得手术联合消融等局部治疗机会,并最终达到NED。这种从不可/不适合局部治疗变为可局部治疗的实例,就是“生物学行为转化治疗”成功的范例。
中国结直肠癌肝转移MDT临床实践共识(2021年版)是2021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作者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
温馨提示:
1.本电子书已获得正版授权,由出版社通过知传链发行。
2.该电子书为虚拟物品,付费之后概不接收任何理由退款。电子书内容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3.您在本站购买的阅读使用权仅限于您本人阅读使用,您不得/不能给任何第三方使用,由此造成的一切相关后果本平台保留向您追偿索赔的权利!版权所有,后果自负!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结直肠癌肝转移MDT临床实践共识(2021年版)》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