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项目建设预算定额.第三册,信息系统运行维护 电子书

信息化项目建设预算定额.第三册,信息系统运行维护

内容简介

《信息化项目建设预算定额》第三册"信息系统运行维护"(以下简称本册定额)适用于信息化项目的硬件系统、软件系统、基础设施的运行与维护。

本册定额中的硬件系统运行包括主机系统、存储系统、网络系统、安全系统、安防系统。

本册定额中的硬件系统维护包括主机系统、存储系统、网络系统、安全系统、安防系统、音频和视频系统。

本册定额中的软件系统运行维护包括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和信息安全软件。

本册定额中的基础设施运行包括电气系统、暖通空调系统、环境和设备监控系统。

本册定额中的基础设施维护包括电气系统、暖通空调系统、环境和设备监控系统。

章节目录

展开全部

信息化项目建设预算定额.第三册,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是2021年由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作者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温馨提示:
1.本电子书已获得正版授权,由出版社通过知传链发行。
2.该电子书为虚拟物品,付费之后概不接收任何理由退款。电子书内容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3.您在本站购买的阅读使用权仅限于您本人阅读使用,您不得/不能给任何第三方使用,由此造成的一切相关后果本平台保留向您追偿索赔的权利!版权所有,后果自负!
得书感谢您对《信息化项目建设预算定额.第三册,信息系统运行维护》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银行信息科技:构建银行数字化发展新图景 电子书
本书系统而翔实地介绍了银行科技管理与系统建设的方方面面。
电子建设工程预算定额 HYD 41-2015 第二册 雷达工程 有线电视、卫星接收系统工程 专业通信工程 电子书
信息化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院主编的《电子建设工程预算定额(HYD41-2015第2册雷达工程有线电视卫星接收系统工程专业通信工程)》包括雷达工程,有线电视、卫星接收系统工程,专业通信工程的概预算定额等。本定额是编制施工图预算、进行工程招投标、签订建设工程承包合同、拨付工程款和办理竣工结算的依据;是统一电子工程预(结)算工程量计算规则、项目划分及计量单位的依据;是编制概算定额、概算指标和估算指标的基
电子建设工程预算定额 HYD 41-2015 第一册 计算机及网络系统工程 电子书
《电子建设工程预算定额》(共五册)经工业和信息化部以工信厅规【2015】77号文批准发布,自2015年8月1日起实施。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院编著的《电子建设工程预算定额(HYD41-2015第1册计算机及网络系统工程综合布线系统工程安全防范系统工程道路交通停车场系统工程自动售检票系统工程住宅小区管理系统工程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工程)》是该套定额的第一册,包括计算机及网络系统工程,综合布线
电子建设工程预算定额 HYD 41-2015 第三册 音频、视频、灯光及集中控制系统工程 电子书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院主编的《电子建设工程预算定额》是编制施工图预算、进行工程招投标、签订建设工程承包合同、拨付工程款和办理竣工结算的依据;是统一电子工程预(结)算工程量计算规则、项目划分及计量单位的依据;是编制概算定额、概算指标和估算指标的基础;是完成规定计量单位分项工程计价所需的人工、材料、施工机械和仪器仪表的消耗量标准;也可作为制订企业定额和投标报价的参考。
电子建设工程预算定额 HYD 41-2015 第四册 电磁屏蔽室安装工程 电子书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院主编的《电子建设工程预算定额(HYD41-2015第4册电磁屏蔽室安装工程)》是编制施工图预算、进行工程招投标、签订建设工程承包合同、拨付工程款和办理竣工结算的依据;是统一电子工程预(结)算工程量计算规则、项目划分及计量单位的依据;是编制概算定额、概算指标和估算指标的基础;是完成规定计量单位分项工程计价所需的人工、材料、施工机械和仪器仪表的消耗量标准;也可作为制订
电子建设工程概(预)算编制办法及计价依据  HYD41-2015 电子书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院主编的《电子建设工程概算编制办法及计价依据(HYD41-2015)》制定目的,是为了适应电子建设工程的需要,合理确定工程造价,提高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编制质量,统一工程造价文件的编制内容、深度及表现形式,结合电子行业的具体情况,对原信息产业部发布的《电子建设工程概(预)算编制办法及计价依据》(信部规[2005]36号)进行了全面修订。本办法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含
2020年ICT深度观察 电子书
1.本书为年度报告,内容丰富、数据分析到位,适合ICT各行业的人员阅读、学习。 2.本书具有较强的时效性、权威性和实用性。 3.本书作者多为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相关研究者,经验丰富。
2019年中国工业发展报告 电子书
本报告在往年总结去年,展望明年的基础上,注重“高质量发展”主线,突出“成就”和“转变”,对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发展取得的成就和发展特征的转变进行分析,着重梳理2018年工业及行业发展特色、亮点,以“数据”和“案例”为基础,注重“全局性”“趋势性”“热点性”和“融合性”问题分析,并结合分析2019年上半年发展情况,对2019-2020年工业及行业发展趋势和重点进行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