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舌象数码摄影 电子书

中医舌象数码摄影

9.9开通会员

内容简介

本书从舌诊基本知识、摄影小知识、数字摄影基本知识、舌象数字摄影的特点、色彩校正小知识、实拍数字舌图基本操作、数字舌图拍摄实例、数字舌图的色彩校正实例、拍出理想舌图的注意事项等九个方面予以介绍,内容实用具体,指导性强,适应于中医医教研人员参考。彩色插图219幅。舌诊是中医独特的诊断技术。随着数码摄影的普及,数字舌诊已成为一个新的舌诊研究领域。利用数码相机所拍摄的舌图像,不仅可以将舌象记录、保存下来,还可以像其他的医学诊断图像,如X光片、超声图像等一样,成为医生分析、讨论、研究舌象的图像依据。因此,我们常看到医生在用视觉进行舌诊后,再用数码相机将舌象拍摄下来。虽然数码相机备有全自动拍摄模式,只要完成取景和按快门,就可完成拍摄。但医学摄影的首先要求是真实,要达此目的,就需要学习数码摄影知识和拍摄技术。此外,舌诊在古代被称为"舌色诊",颜色分析在舌诊中十分重要。为了再现真实的颜色,还必须对舌图像进行颜色校正。本书作者在深入浅出地介绍数码摄影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经验,详细介绍了舌象数码摄影的方法与技巧。全书插有200余幅图解,结合拍摄实例,使数码舌象摄影变得易懂、易操作。本书可供临床医师、医学生、基层医务工作者和中医"治未病"健康管理者阅读参考。

章节目录

展开全部

中医舌象数码摄影是2015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作者李少文。

温馨提示:
1.本电子书已获得正版授权,由出版社通过知传链发行。
2.该电子书为虚拟物品,付费之后概不接收任何理由退款。电子书内容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3.您在本站购买的阅读使用权仅限于您本人阅读使用,您不得/不能给任何第三方使用,由此造成的一切相关后果本平台保留向您追偿索赔的权利!版权所有,后果自负!
得书感谢您对《中医舌象数码摄影》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冠心病舌象图谱及病案分析 电子书
以临床实际病例验证舌诊理论,探索不同冠脉造影结果患者的舌象特点。
李敬林中医内科经验集 电子书
李敬林教授临床工作近五十余年,具有深厚的中医基础及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治疗糖尿病及其合并症、老年性疾病、失眠、情志病、头痛、胸痹、胃脘痛等疑难性疾病。善于从中医治疗及预防,善调膏方的角度出发,从而达到调整阴阳,改善整体机能,治养结合的目的。该书基于名老中医工作室团队原汁原味保存的名老中医李敬林的临证经验、临证医案、学术思想,传承名老中医李敬林的学术经验,为名老中医药专家的研究工作,中医药的传承工作
图解舌诊断病3 电子书
看舌象能看出身体什么问题?妇科疾病在舌上有什么表现?瘦舌、胖舌、红舌、青舌、紫舌与什么类型的妇科疾病相联系?本书教您从舌读懂妇科病,从舌看月经病、从舌看带下病、从舌看妊娠病、从舌看产后病及从舌看妇科杂病。通过舌诊可判定女性气血盛衰、脏腑证候和功能强弱,以及治疗前后的用药效果。中医妇科在历史长河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调经、助孕和安胎方面有自己独特的优势。本书给出具体治疗指导和补养方法,既有经
中医针灸图解(中英法俄西阿文) 电子书
2010年“中医针灸”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目前有183个国家或地区在使用针灸,中医针灸的普及率日益提高,逐步走向世界,已成为“世界针灸”。为让更多的国际民众了解和接受中医针灸,由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世界针联主席、中国针灸学会会长刘保延教授领衔主编了本书。本书以图片为主,采取多种(中文、英文、法文俄文西班牙、阿拉伯语6语种)文字,从不同的视角和专题,展示中医针灸
图解小儿舌诊与体质 电子书
什么样的舌象才是健康的舌象?您孩子的舌头如何?有没有仔细端详?舌头是健康的一面镜子,舌的异常可反应体内脏腑的病变,无论舌形、舌苔、舌色、舌态、舌下脉络都透露着身体的疾病征兆。本书共分为13章,手把手教会家长看舌,将看舌分为望舌神、望舌色、望舌形、望舌态、望舌下络脉、望舌苔、望苔色七步;告诉家长,不同的舌质、舌苔,分别代表宝宝哪里出了问题?同时,重点讲述了平和质(精力充沛)、气虚质(疲乏无力)、阳虚
殷氏现代舌诊原理与图谱 电子书
“殷氏现代舌诊”是殷鸿春先生在传统中医基础上结合全息生物学理论而构建的融诊断与治疗于一体的原创现代舌诊诊疗技术。本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殷氏现代舌诊原理及舌药对应体系,凭舌辨机、鉴象用药,图文并茂,颇具巧思:[1].作者结合长期临床实践,对传统舌诊全息图进行了合理的修订,首次公开了独家专利舌诊全息图,展示人体在舌上的整体映像及五官肢体和脏腑的具体定位;[2].开创性地提出了头颈部腺体的分布规律,以及任
甘肃省名老中医文库——李妍怡医话医案集 电子书
本书共分为医话和医案两部分。医话部分包括李妍怡主任学术思想探讨分析及其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医案部分包括疗效颇丰的病例36个,具有学习参考价值。
重症医学—2017 电子书
自2010年起,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开始编写重症医学年鉴,每年一册,由重症医学分会的主委、候任主委等牵头组织全国的一流专家参与编写。《重症医学-2017》同往年一样,主要介绍、反映国内外一年来重症医学的最新进展、热点及前沿问题,包括尚存在争议尚不成熟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