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寸进尺”还是“适可而止”:对冒犯者得到宽恕以后行为的研究

“得寸进尺”还是“适可而止”:对冒犯者得到宽恕以后行为的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内容简介

关于宽恕行为的心理学研究是近年来积极心理学领域的一个新兴课题,以往对于冒犯者得到宽恕以后行为的研究存在矛盾之处,有研究认为冒犯者得到宽恕后会再次伤害对方,也有研究认为不会再次伤害对方。本书的研究基于博弈范式,运用实验的方法对该矛盾加以澄清,并在此基础上对冒犯者得到宽恕以后行为的动机、机制等作了研究。

“得寸进尺”还是“适可而止”:对冒犯者得到宽恕以后行为的研究是2016年由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出版,作者。

得书感谢您对《“得寸进尺”还是“适可而止”:对冒犯者得到宽恕以后行为的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老年人心理与行为 电子书
本书采取项目式的编目模式讲述老年人的心理与行为,具体包括“老年人日常心理与行为”“老年人人际交往心理与行为”“老年人消费心理与行为”“老年人的婚姻心理和性心理行为”以及“老年人的临终心理与关怀”等六个项目。
创新者的世界:从麻瓜到王者 电子书
7种武器、8个法则,帮助你掌握创新思维与方法,养成创新能力,做出创新产品。
回到美自身的领域:对当代中国美学的反思 电子书
本书通过对当代中国美学思想形态转变过程的历时性扫描,指出当代中国美学一方面在努力克服先前美学思想弊端,另一方面又不可避免地对美产生新的误解,把美要么等同于认识,要么看作实践活动,甚至认为美是人的全部生命的最高表现形式,出现了遮蔽美、悬置美和放大美的“非美化”现象。康德以先验批判的方式检视了人类的认识原则、伦理原则和情感原则,揭示出美与认识、美与道德之间的复杂关系,为美划边定界,成为后来西方美学的规
现实的人的发现——马克思对人性理论的变革 电子书
本书共六章,内容包括:“现实的人”不现实、从抽象的人到具体的人、从自然的人到实践的人、马克思的人性革命、马克思人性革命与哲学变革的逻辑关系等。
齐泽克对拉康欲望理论阐释的理论转向及其意义 电子书
本书采用共时性与历时性相结合的方法,从意识形态和激进政治行动这两个紧密相关的维度勾勒出齐泽克对拉康欲望理论阐释的逻辑架构和转向历程。检视和剖析齐泽克阐释的理论转向问题,对于进一步深化国外马克思主义,尤其是后马克思主义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和借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