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战争机器:1607~1945

美国战争机器:1607~1945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稿基于美国战争机器发展的史实,探究其发展的独特性,力图寻求美国强大的战争机器发端、建立、持续的内在原因,以及这一过程与美国本身的特殊性和制度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内容简介

从木船到铁甲舰,再到拥有世界上最多、最好的航空母舰,美国海军横行于各大洋;从背枪跨斧耕种的农民到徘徊于社会边缘的弱势群体,再到工业社会的全能战士,美国陆军保持传统,创造奇迹;从木板、胶带、自行车零件制造的飞机到可有可无的笑柄,再到天空统治者,美国空中力量能够代表国徽上的鹰。美国战争机器完善过程中种种错综复杂的图景在书中得以展现。

作者简介

作者高冬明,男,1973年生,辽宁省法库县人。现就任军事科学院科研指导部参谋、研究员。1993年考入东北师范大学物理系,1997年毕业后参军,历任军校教员、训练部参谋。先后获得作战指挥学硕士学位、军队管理学博士学位。在军事科学院攻读博士期间对军事管理和美国军事历史有较深入研究。参加过多项重要课题研究,在《中国军事科学》、《指挥学报》、《解放军报》、《军事历史》、《国防》、“中国博士生论坛(军事学)”上发表多篇文章。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一 自由与安全

(一) 为财富与自由而来

(二) 平民与士兵

(三) 复杂的斗争

(四) 寻找更大的安全

小结

二 国家军事的开端

(一) 新的威胁

(二) 喜忧参半的准备

(三) 几乎失败的战争

小结

三 软弱的军人

(一) 争论与徘徊

(二) 萎缩与转机

(三) 军人的伤痛和荣誉

小结

四 美国人的军队

(一) 正规起于慌乱之后

(二) 弹性的建设

(三) 美国人的军队

(四) 美国人的美洲

小结

五 制度之战

(一) 全面分裂

(二) 大战争

(三) 制度的胜利

(四) 共同财富

小结

六 安全的概念

(一) 拿着武器的弱势群体

(二) 海洋和陆地的区别

(三) 安全线推进

(四) 帝国的力量

小结

七 转折

(一) 始于混乱,终于秩序

(二) 欧洲人眼中的美军

(三) 无法回头

(四) 追逐战争前沿

小结

八 为了我的地球

(一) 全球战争

(二) 珍珠港的影响

(三) 民军和民主

(四) 无敌的民军

(五) 一夜之间

小结

参考文献

中文文献

英文文献

美国战争机器:1607~1945是2014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高冬明。

得书感谢您对《美国战争机器:1607~1945》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英美军事战略同盟关系的形成与发展:1919—1945 电子书
本书基于美、英、德等多国原始档案,详细探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期间,英美两国的军事战略发展,以及两国军事战略同盟关系的形成基础及确立过程。
日本人为何选择了战争 电子书
一本面向大众读者的通俗历史读物,被称为 “日本近代史最前端”的著作。
白银与战争:晚清战时财政运筹研究 电子书
本书将晚清战时财政协济行动与非财政问题研究的相结合,近真呈现晚清战时财政制度制演变脉络。
解读美国:现实、媒介与省思 电子书
国内学者对美国社会的观察与思考。
德国宗教改革与农民战争 电子书
本书研究了15世纪初期德国的宗教改革和随之引发了德国农民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