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为了更好地推进法律人类学的研究,法律人类学专业委员会创办了《法律人类学论丛》(年刊),以此作为国内法律人类学研究与交流的学术平台。
内容简介
为了更好地推进法律人类学的研究,法律人类学专业委员会创办了《法律人类学论丛》,以此作为国内法律人类学研究与交流的学术平台。本辑为第四本,分别从理论探讨、田野调查、纠纷解决机制、地区治理、侗族法人类学专题等视角进行深入探讨。
作者简介
编者吴大华,男,1963年6月生,侗族,湖南新晃县人。法学博士后,经济学博士后,二级研究员。现任贵州省社会科学院院长,贵州与瑞士发展比较研究中心主任,华南理工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云南大学、贵州民族大学博士生导师。
兼任中国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世界民族学会副会长、中国民族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副会长暨法律人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犯罪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刑法学研究会理事、贵阳仲裁委员会副主任,贵州省人大常委会、贵州省人民政府法律顾问室、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贵州省人民检察院咨询专家等职。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第三届“全国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全国首届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获教育部第四届“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全国“十大教育英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贵州省委、省政府核心专家。主要研究方向:刑法学、民族法学(法律人类学)、犯罪学、马克思主义法学、循环经济。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法律人类学论丛》编委会
序
第一篇 理论探讨
驯服还是杀掉这匹人头马?
法律人类学研究的现状和展望:2010~2014
民族区域自治:实践、不足与完善
论习惯法的概念
少数民族习惯法的法治价值与发展引导探究
试论民间歌曲法律保护及侵权量化问题
一种新的认知框架: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法人类学探究
第二篇 田野调查
碑刻:研究地方社会发展史不可或缺的历史文献
“大美在野”
中越边界跨境非法婚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景宁畲族自治县自治立法调查及对策研究
清水江苗族龙舟竞渡中的社会规则及礼物互惠
第三篇 纠纷解决机制研究
贵州生态文明建设领域中环境纠纷多元解决机制探析
论基层纠纷中的国家法错位及其局限
第四篇 地区治理研究
论少数民族双语法律人才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作用
中国农村治理中的村规民约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阈下多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法治化体系探析
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治路径
贵州民族民间文化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研究
解放初期的贵州民族区域自治和民族司法工作
第五篇 侗族法人类学专题研究
论自治法治
侗族地区“酒符号”与“纠纷解决”的结构性解读
侗款款词的社会文化学研究
侗族生态环境习惯法对当代侗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启示
贵州三穗侗族“款文化”保护与发展的初步调研与思考
附录
以法律人类学视野关注“一带一路”战略下的民族法治建设
法律人类学论丛(第4辑)是2016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吴大华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法律人类学论丛(第4辑)》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