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电子书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9.9开通会员

内容简介

本书采用模块式写法,全书共8个模块,包括计算机网络基础认知、网络通信技术及硬件认知、网络协议认知及编址、以太网组建、无线局域网组建、广域网技术及接入互联网、网络安全部署、互联网服务与部署,以及企业网组建综合实践。每个模块都包括情景引入、学习目标、知识导览、相关知识、技能实训、模块小结和练习题,理实结合,寓教于学。 为方便读者学习和理解相关内容,本书针对重、难点任务录制了微课视频,读者可通过扫描书中相应二维码进行观看。 本书适合作为高等职业院校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也可供计算机网络工作的相关培训及从业人员参考使用。

章节目录

展开全部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是2024年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作者主编。

温馨提示:
1.本电子书已获得正版授权,由出版社通过知传链发行。
2.该电子书为虚拟物品,付费之后概不接收任何理由退款。电子书内容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3.您在本站购买的阅读使用权仅限于您本人阅读使用,您不得/不能给任何第三方使用,由此造成的一切相关后果本平台保留向您追偿索赔的权利!版权所有,后果自负!
得书感谢您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训教程(第二版) 电子书
本书是《大学计算机基础》(第二版)(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大学计算机基础》编写组)的配套教材。本书的编写目的是供教师指导实验教学、学生自学使用。  本书包括了主教材中需要上机操作的内容,主要内容有Windows10操作系统、办公自动化软件Office2010(Word2010、Excel2010、PowerPoint2010)、数据库应用基础、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技术基础、计算机信息安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二版) 电子书
本书是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中有关“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要求编写的。全书共9章,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10操作系统管理、Word2010文字处理、Excel2010电子表格处理、PowerPoint2010演示文稿制作、数据库应用基础、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技术基础、计算机信息安全、多媒体技术等。  本书从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出发,兼
21世纪全国高职高专计算机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 电子书
本书讲解了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XP操作系统、文字处理软件Word2003、电子表格Excel2003等内容。
21世纪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新编计算机文化基础 电子书
本书分为7章,内容涉及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原理、操作系统的功能、计算机常用软件的使用、多媒体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体系结构、数据库及其应用等。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指导(基于RISC-V在线实训) 电子书
“计算机组成原理”是一门理论性、工程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核心基础课程,其实践教学对理论教学具有强支撑作用,是强化读者计算机系统能力、分析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作者本着“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实验目标系统化、实验平台虚拟化、课程实验在线化、实验过程游戏化”的原则,历经十年持续的实践教学改革,开发了一系列原创的硬件在线仿真实验,建立了立足计算机系统、逐层递进、以设计型实验为主导的实践教学体系
计算机操作系统实验指导——基于RISC-V代理内核(在线实训版) 电子书
本书为基于RISC-V代理内核的计算机操作系统实验教材,实验分为设计基础实验和挑战实验两个部分,主要内容包括RISC-V体系结构、PKE实验和实验环境配置、中断处理、内存管理、进程管理、文件系统。本书采用RISC-V代理内核在实现代码规模极简化的同时,也更好地保证可操作系统在概念和功能上的完整性,有助于学生将实验重点放在操作系统重要概念对应的实现。本书可作为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相关专业操作系统课程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微课版) 电子书
本书内容结合微电子产业和计算机硬件产业的最新发展现状和技术前沿,注重基础性、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性相结合,采用模块化的思想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机划分,全书共9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数字逻辑电路的基础,由第1~3章组成,包括基本知识、逻辑代数基础、半导体与集成门电路;第二部分是数字逻辑电路的经典设计和分析方法,由4~8章组成,包括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信号产生与变换电路、数模和模
计算机网络技术(移动互联基础) 电子书
本书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础上,向移动互联技术延伸。全书共分5章,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绪论、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无线网络和移动网络、网络互联技术、移动网络安全等。本书适合高职高专院校电子信息大类、自动化大类相关专业的读者使用,也可供从事移动互联网相关工作的技术人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