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之学 梁启超修身三书

修身之学 梁启超修身三书

我想读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广大读者

一、我们生在这种混浊社会中,外界的诱惑和压迫如此其厉害,怎么样才能保持我的人格,不与流俗同化?

二、人生总不免有忧患痛苦的时候,这种境遇轮到头上,怎么样才能得精神上的安慰,不致颓丧?

三、我们要做成一种事业或学问,中间一定经过许多曲折困难,怎么样才能令神志清明精力继续?

这三项我认为修养紧要关头,必须通过,做个人才竖得起。这种修养,要靠实际上遇事磨练,自无待言。但平日没有一点预备工夫,事到临头,又从那里应用起?平日工夫不外两种:一是良师益友的提撕督责,二是前言往行的鞭辟浸淫。良师益友,可遇不可求;前言往行,存在书册上,俯拾即是。读书之对于修养上大功用大利便就在此。——梁启超:《读书法讲义》

溟十四五以迄十八九间,留心时事,向志事功,读新会梁氏所为《新民说》、《德育鉴》,辄日记以自勉励。

《德育鉴》一书,以立志、省察、克己、涵养等分门别类,辑录先儒格言(以宋明为多),而任公自加按语跋识。我对于中国古人学问之最初接触,实资于此。

——梁漱溟

读任公先生《新民说》及《德育鉴》,合十稽首,喜惧愧感,一时交集。《石头记》宝玉读宝钗之《螃蟹咏》而曰:“我的也该烧了。”今我读先生文亦曰:“弟子的也该烧了!”

——徐志摩

内容简介

二十世纪初,梁启超(任公)先后编纂了三种关于传统的修身方面的书。此三书既是梁启超本人用以自修的随身札记读本,也是任公用以推行公民德育的指导书。

其中《德育鉴》是按照修身的方法和步骤,摘录编排先秦至明清的儒者的相关言论,并加按语跋识。自1905年在新民丛报上发表后,不断再版,影响深远。如梁漱溟就多次说自己走上后来的学问和实践之路是来自此书的启发和引导。

《节本明儒学案》是节录《明儒学案》中的修身言论而成,但此书绝非是原书的简略本。《明儒学案》现在学界和读者一般是把它当做学术史著作,或者是资料的汇编来使用,而黄宗羲原来的目的之一“示读者以入道之门”(梁氏语)则湮没不彰,梁氏编这本书的用意正是将原书变成一部修身指导书,可以说,已经是与《明儒学案》面目不同的另一本书。另外,节本只有二十七八万字,与原书的卷帙浩繁相比,也大大增强了可读性。

《曾文正公嘉言钞》是从曾国藩的书札、家书、家训、日记、文章中摘录有关修身内容汇编而成,时加按语提示,书末另附有曾国藩部属和学友胡林翼、左宗棠的名言选辑。自1916年编纂后,十年间每年一版,可见此书之风行。

考虑到梁氏编纂这三种书思路的连贯性和紧密性,取名“梁启超修身三书”。

章节目录

展开全部

修身之学 梁启超修身三书是2016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作者梁启超。

得书感谢您对《修身之学 梁启超修身三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