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堂与汉宋学之浙粤递嬗

学海堂与汉宋学之浙粤递嬗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揭示史事、观念发生演化的历史进程,重现清中叶所谓汉宋分争的本相,寓解构于重构之中。

内容简介

汉宋分争是清代学术的结穴,也制约着民国学术的流变。本书以重新梳理清代汉宋关系为主旨,在尽量占据文献的基础上转变研究思路,将清季以来尤其是民国学人名著中广为流传的观点作为前贤见识,而非清学的本事;进而在整体的观照下,选取汉宋叙述形成的关键环节,即阮元——学海堂——陈澧的大事因缘,抛开成见,使条理人事关系与解读文献本意相辅相成。

作者简介

作者於梅舫1980年出生,浙江绍兴人,历史学博士。先后求学于浙江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中山大学历史系、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现为中山大学历史系副教授。读书治学主张不分科目与时段,目前撰文则集中于清代经学史,在《近代史研究》、《中国哲学史》等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合作编撰《近代中国学术思想》、《近代中国学术批评》、《国学的历史》、《读书法》等书。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绪论

第一章 学海堂与江浙学术入粤

第一节 文笔考与桐城义法

一 文笔不分

二 《文选》正统

三 古文与时文

第二节 学海堂与经解之学

一 科考与学风

二 精舍与经解

三 江浙学术入粤

第二章 入粤江浙学人与汉宋叙述

第一节 《汉学师承记》与汉学名义

一 易学与汉学发端

二 求古与求是

三 确立惠栋汉学正统

第二节 《汉学商兑》与汉宋之争

一 发轫商兑

二 撰述因缘

三 首攻毛奇龄之旨趣

第三章 东塾之学与浙粤学术递嬗

第一节 陈澧小学理念之演进及旨趣

一 学海堂与小学入门

二 声韵贯穿训诂

三 小学与初学

四 小学与以浅持博

第二节 《科场议》与经解、经学之辨

一 论学与议政

二 割裂经义与学风

三 经学与心术

第三节 “四科说”与陈澧构筑新经学之抱负

一 四科论与兼存汉宋

二 以文学总会四科

三 惠、戴与假汉学

四 郑玄与真汉学

五 文在兹、道在兹

第四章 东塾之学的确立、反响与意义

第一节 东塾之学的两歧反应及不同立意

一 江浙门径与经史小学

二 大帅与大儒

三 兼采汉宋与摭拾相似

第二节 汉宋兼采的浙粤取径与宗尚

一 与吾江浙学者之言尤多不合

二 治经不如治史之尤要

三 尽观其深与徒据一二端之近似

征引文献

后记

学海堂与汉宋学之浙粤递嬗是2016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於梅舫。

得书感谢您对《学海堂与汉宋学之浙粤递嬗》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梁启超评历史人物合集·汉宋卷 电子书
梁启超著古今中外人物传汉宋卷。
每天一堂北大国学课 电子书
北大国学大师解读国学智慧,助您解决人生困惑。
与母校同行:商界骨干之优秀校友访谈录 电子书
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是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的本科学院,凭借十余年来与国(境)外大学的合作、交流,历经多年的探索、研究与实践,建构了有利于人才能力培养、适合地方高校生源特点的教学管理机制。多年来,学院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毕业生,他们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拼搏,成长为商界骨干。本书是部分优秀校友访谈录,读者从中可以了解他们成功背后的拼搏事迹、成长的足迹及对美好大学生活的回忆与感悟,访谈录的字里行间也蕴含着他们对
每天一堂北大历史课 电子书
本书汇集了众多北大学者、学子有关中国历史研讨的精辟论述和观点,以我国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为主线,按照朝代更迭的顺序,介绍了从炎黄传说到清帝退位之间,我国历史上各个时期的重要人物、制度沿革以及社会变迁的文化风貌,可使读者对中华文明有一个清晰、简洁的了解。本书适合对中国历史感兴趣、希望领略更多史学大家观点的读者参考阅读。
知宋·宋代之儒 电子书
一本书读懂宋代之儒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