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一本书带你了解新加坡。
内容简介
新加坡,别称“狮城”,是东南亚的一个岛国。自独立以来,新加坡依靠“摸着石头过河”的精神,发展成为全球最富裕的国家之一,其经济模式被称为“国家资本主义”;还以稳定的政局、廉洁高效的政府著称,其独特的政治和社会发展模式,被称为“新加坡模式”;又因整洁的市容以及无处不在的绿树和鲜花被誉为“花园城市”。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新加坡的政治、历史、经济、社会、文化、外交各方面的情况。
作者简介
作者毕世鸿,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东南亚国际关系、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日本与东南亚的政治经济关系。2006~2007年和2009~2010年,曾先后担任(日本)早稻田大学外国人研究员和(日本)亚洲经济研究所客座研究员。代表作《中国与缅甸边境贸易研究》(日文版)、《太平洋战争期间日本对东南亚的经济统制》,并有多部参著或合著作品。在《东南亚研究》、《当代亚太》等期刊上发表论文数十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新版《列国志》编辑委员会
文前彩插
出版说明
前言
导言
第一章 概览
第一节 国土与人口
一 国土面积
二 地理位置
三 地形与气候
四 行政区划
五 人口、民族、语言
六 国旗、国徽、国歌
第二节 宗教与民俗
一 宗教
二 节日
三 民俗
第三节 特色资源
一 游览胜地
二 地标性建筑
三 独特的衍生文化——峇峇娘惹文化
第二章 历史
第一节 近代殖民活动兴起前的新加坡
一 古代新加坡地区发展概况
二 海上丝绸之路的璀璨明珠
三 古城“淡马锡”
四 “狮城”
第二节 英国殖民统治下的新加坡
一 英国在印度洋地区的早期殖民活动
二 莱佛士治下的新加坡
三 海峡殖民地时期
第三节 日本军政统治下的新加坡
一 日军入侵新加坡
二 日本的军政统治
第四节 走向独立的新加坡
一 争取自治
二 自治政府的统治
三 “被迫”独立
第五节 共和国时期的新加坡
一 独立后的国家发展战略
二 走向繁荣的新加坡
第六节 著名历史人物
一 新加坡独立以前的著名人物
二 新加坡独立以来的著名人物
第三章 政治
第一节 政治概况
一 “新加坡模式”
二 各主要政治机构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国体与政体
一 国体
二 政体
第三节 宪法
一 宪法的制定与修改
二 《新加坡共和国宪法》的主要条款
第四节 选举制度
一 历届选举概况
二 选区制度
第五节 国家元首
一 总统的职权
二 近几届总统简况
第六节 政府
一 内阁
二 政府机构
第七节 立法机构
一 国会的组织结构
二 国会议员
三 国会的职权
四 立法程序
第八节 司法机构
一 法院
二 总检察署
三 律政部
第九节 政党
一 人民行动党
二 工人党
三 新加坡国民团结党
四 新加坡民主党
五 革新党
六 新加坡人民党
七 新加坡民主联盟
第十节 民族政治
一 族群分类
二 多元民族主义
三 多元文化主义
第十一节 重要社团组织
一 新加坡全国职工总会
二 人民协会
三 新加坡工商联合总会
四 新加坡中华总商会
五 新加坡国际商会
六 新加坡制造商联合会
七 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
八 新加坡福建会馆
九 新加坡广东会馆
十 新加坡南洋客属总会
十一 新加坡海南会馆
十二 新加坡福清会馆
十三 新加坡佛教总会
十四 新加坡道教总会
十五 新加坡中国学会
第四章 经济
第一节 经济制度、政策与发展历程
一 经济制度
二 经济政策
三 发展历程
第二节 农林牧渔业
一 农业
二 林业
三 畜牧业
四 渔业
第三节 工业
一 能源动力产业
二 电子制造业
三 化学工业
四 航空工业
五 建筑业
六 船舶修造业
第四节 服务业
一 发展政策
二 发展现状
第五节 旅游业
一 发展战略及相关法律法规
二 发展现状
第六节 交通运输
一 海运
二 航空运输
三 陆运
第七节 邮电通信及互联网
一 邮电通信
二 互联网建设
第八节 财政
一 财政制度
二 预算管理
三 税收制度
四 财政收支
第九节 金融
一 概况
二 金融市场
三 债券市场
四 保险市场
五 外汇市场
第十节 对外经济
一 对外贸易
二 对外投资
第五章 军事
第一节 建军简史
一 独立前的新加坡武装力量
二 独立后的新加坡武装力量建设
三 21世纪武装力量建设的新跨越
第二节 军事政策与战略
一 威慑
二 外交
第三节 国防体制与军事制度
一 指挥体系
二 兵役制度
三 国防预算
第四节 武装力量
一 陆军
二 海军
三 空军
四 其他部队
第五节 军事教育和训练
一 军事教育
二 军事训练
第六节 国防科技
一 新加坡国防科技局
二 新加坡国防科技研究院
第七节 国防工业和军品贸易
一 国防工业
二 军品贸易
第八节 对外军事关系
一 参与东南亚地区五国联防组织
二 国际维和与人道主义救援行动
三 对外军事交流与合作
四 对外驻军
第六章 社会
第一节 国民生活
一 就业、收入与生活水平
二 住房制度
三 社会保障与福利
四 移民
第二节 社会管理
一 集权与民主相结合的社会治理模式
二 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社会道德规范
三 全方位的社区建设与发展
第三节 医疗卫生
一 概况
二 医疗卫生系统
三 医疗保障制度
四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计划
五 医学研究和教育
第四节 环境保护与治理
一 环保政策法规
二 改善环境卫生
三 城市绿化运动
第七章 文化
第一节 教育
一 教育简史
二 教育政策
三 教育体制
四 科学研究
五 国际交流
第二节 科学技术
一 科技管理体制
二 科研机构
三 科技投入
四 科技成就
五 科技战略
六 国际科技合作
第三节 文学艺术
一 文学
二 戏剧
三 电影
四 美术
五 建筑
六 雕塑
七 音乐
八 文化设施
九 文化艺术机构
第四节 体育
一 体育概况
二 体育组织
三 体育设施
四 体育教育与训练
五 体育水平
六 国际体育交流
第五节 新闻出版
一 新闻出版管理
二 广播
三 电视
四 报纸
五 期刊
六 图书出版
七 互联网管理
第八章 外交
第一节 外交政策发展与调整
一 发展历程
二 主要特点及演变动因
第二节 与美国的关系
一 政治军事合作
二 新美关系中的三个重要协议
三 与美国的分歧
第三节 与中国的关系
一 新中关系发展历程
二 新中经贸合作关系
三 新中政治友好合作关系
四 新中文化科技交流
五 新中关系的特点
第四节 与马来西亚的关系
一 围绕新加坡独立的恩怨
二 冷战后步入新阶段的两国关系
第五节 与印度尼西亚的关系
一 冷战期间波折不断的新印(尼)关系
二 冷战后日益密切的两国关系
第六节 与俄罗斯的关系
一 冷战时借助苏联平衡美国
二 冷战后新俄友好关系的深化
第五节 与日本的关系
一 政治上的相互倚重
二 对日经济外交
第八节 与越南的关系
一 冷战时期的敌对关系
二 冷战后的关系升温
第九节 与印度的关系
一 冷战时期:受美苏阵营影响,接触有限
二 冷战后:相互借重,密切联系
第十节 与国际组织的关系
一 与东盟的关系
二 与欧盟的关系
大事纪年
参考文献
后记
列国志:新加坡是2016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毕世鸿。
得书感谢您对《列国志:新加坡》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