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保甲与乡村社会治理:以浙江龙泉县为中心的分析 电子书

民国时期的保甲与乡村社会治理:以浙江龙泉县为中心的分析

9.9开通会员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利用龙泉市档案馆的民国档案,以民国浙江龙泉县保甲为研究对象,对龙泉推行保甲的概况,乡镇保甲长的职能、人员构成、选拔、任免与奖惩进行考察,探讨政府如何利用保甲组织实施人口调查和人事登记,如何通过保国民学校、乡镇民大会、保民大会、乡镇保合作社进行乡村政治动员,推动乡村经济建设和文化教育,又是如何利用保甲实施征税、征役的,从而分析政府、保甲与乡村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保甲在乡村社会治理中角色。

章节目录

展开全部

民国时期的保甲与乡村社会治理:以浙江龙泉县为中心的分析是2017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肖如平 等著。

温馨提示:
1.本电子书已获得正版授权,由出版社通过知传链发行。
2.该电子书为虚拟物品,付费之后概不接收任何理由退款。电子书内容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3.您在本站购买的阅读使用权仅限于您本人阅读使用,您不得/不能给任何第三方使用,由此造成的一切相关后果本平台保留向您追偿索赔的权利!版权所有,后果自负!
得书感谢您对《民国时期的保甲与乡村社会治理:以浙江龙泉县为中心的分析》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地方文化资源与乡村社会治理:以贵州清水江流域苗族为例 电子书
苗族历史悠久,文化资源宏富,其社会治理蕴含着丰厚的历史积淀。现代社会治理与传统社会治理方式只要互相尊重、平等协商、从善借鉴,就会形成彼此承认、互相为用、共生其长的生态关系。社会治理是多元主体的公共权益的公平正义之回归过程,而治理的基点是对不同文化脉络的深入认知及其价值的遵循。本书将治理的理念、技术与文化资源结合分析,从民族地区文化资源中探寻不同社会治理的切实路径。
早期人民司法中的乡村社会纠纷裁断:以太行地区为中心 电子书
本书采取纵向的历史视角,以晋察冀边区太行地区的近百个案例作为素材,既分析了婚姻、土地、百姓财产等当时主要纠纷的实体内容,也分析了纠纷解决的主要形式,各方主体对诉讼结果的影响力,诉讼中的证据形态等程序法问题,更采用量化、社会学、经济学等分析视角,解读了乡村社会的社会结构对纠纷解决方式的制约,乡民的预期和行为偏好与共产党司法路线的内在逻辑联系等。
观念与制度:以考察北朝隋唐内侍制度为中心 电子书
本书考察北朝至隋唐时期内侍制度的演变,凸显了观念与制度之间的密切关系。北魏早期无内外朝之分。隋统一南北,设内侍省,将内侍部门定位为南衙下属机构。李唐前期,内侍制度承袭隋初的设置模式,内侍仍可担任外廷官员。至安史军兴,宦官任外朝官之习达到最后的高峰。自唐代宗诛鱼朝恩始,宦官在原则上不再任外朝官,而宦官把持的内朝机构及职能转而扩大。唐末的动乱中,宦官突破内朝体制的参政模式。然唐随后而亡,中古内侍参政之
基层党建与社会治理:以广州市花都区为例 电子书
本书以广州市花都区为调研对象,通过对花都区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实践的调研分析,总结基层党建和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并从中提炼出以基层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规律性认识。书中介绍了花都区以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着力点,致力于加强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建设,从而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城乡二元结构管理难度大等一系列难题的成功经验,可以为其他基层地区的党建工作和社会治理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探索与实践:以厦门市为个案 电子书
本书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理论为基础,以厦门市发展实践为依托,从战略规划、近邻模式、微治理模式、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城市安全治理、市域社会治理软实力、基层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市域社会治理智能化等方面展开论述,并结合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发展趋势对我国城市发展提出更高的目标以及相应的发展规划。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浙江的萌发与实践 电子书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擘画实施了“八八战略”。在“八八战略”实施15周年之际,浙江省委组织开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浙江的萌发与实践》重大课题研究,分别从经济、区域协调发展、“三农”、法治、文化、民生、社会治理、生态文明、全面深化改革和党建等10个方面,全面、系统地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浙江的萌发与实践的过程进行了研究和总结,以此助推全省上下进一步学懂弄通做实
明清时期的党争与文社:以苏州府太仓太原王氏为中心 电子书
本书以明清时期苏州府太仓州太原王锡爵及其子孙王时敏、王掞等为中心,考察王家与明万历年间东林党争、崇祯年间复社,以及清初文社党争之间的联系,探讨东林党、复社等党社活动的过程、性质和历史意义。内容包括万历年间言路问题考察,王锡爵内阁与东林党的隔阂与对立,崇祯年间的王时敏家与太仓地方社会中的复社,明末太仓士人陆世仪与文社,明末清初王时敏家经济生活的演变,清初江南的文社与党争等,通过关注行为动机和人群结合
论藏族社会的和谐稳定:以藏族和谐心理特质的研究为例 电子书
本书采用客观理性的方法,对西藏自治区普通藏族成年人的心理特质做系统分析,以揭示在藏文化背景下构建和谐稳定社会组织形态的可能性和必然性;通过心理学层面的探索揭示构建和谐稳定社会的本质要素,论述藏族社会的和谐稳定状态并预测其未来发展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