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现清末中国知识人的使命与担当。
一部系统阐述晚清民国国学研究的作品。
近代中国学术的地缘与流派是如何区分的?陈寅恪对于民国学术的评价有那么高吗? 他对晚清有何独特观察?清华国学院成立谁是主导,留下了哪些经验与后遗症?
从1902年梁启超谋创《国学报》,到20世纪50年代初无锡国学专修学校等终止,历经半个世纪。流派纷呈,观念不一,但总体上看,乃是数百年间中西文化的交流融合,特别是晚清西学东渐之风的鼓荡,最终导致中国文化在学术层面上融入近代世界体系之旅程。作者不以时代群趋为 是,由沉潜而期冀千虑一得,由学人交往与学术公案探寻学界的相互关系,进而把握近代中国学术源流与轨辙。
晚清民国的国学研究是2014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桑兵。
温馨提示:
1.本电子书已获得正版授权,由出版社通过知传链发行。
2.该电子书为虚拟物品,付费之后概不接收任何理由退款。电子书内容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3.您在本站购买的阅读使用权仅限于您本人阅读使用,您不得/不能给任何第三方使用,由此造成的一切相关后果本平台保留向您追偿索赔的权利!版权所有,后果自负!
得书感谢您对《晚清民国的国学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