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以作品为原点,以实践为根据,以整合为目的,百年来的女性文学研究从有性别色彩到无视性别特征再到双性和而不同,画出了一道清晰的轨迹。
内容简介
中国现代女作家在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启蒙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的影响之下,在权力话语与个人话语纠结之中,在个性主义与女性主义追求之上形成特有的女性文学意识,并把这种意识付诸创作实践。中国现代女作家在为什么写、写什么、怎样写以及写给谁的问题上有自己独到的思考,如果说这形成了她们特有的文学意识;那么,或隐或显的女性意识在理论与实践双文本中的潜行与流淌,则创构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女性文学意识。
作者简介
作者吴玉杰,女,1969年1月生,文学博士。现任辽宁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1991年毕业于辽宁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94年毕业于辽宁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2000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2006年8月至2007年8月,受韩国高等教育财团资助到首尔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8年4月至2009年4月,获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到美国爱荷华大学做访问学者;2013年3月至2013年4月,到台湾世新大学访学。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艺美学研究。主持教育部后期资助项目、辽宁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辽宁省教育厅重大基础理论研究课题项目等10余项。荣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优秀成果奖、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奖项20余项。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序 构入文学活动的实践论文学理论
前言
第一章 现代女作家女性文学意识的生成与嬗变
第一节 女性文学意识的生成
一 历史转型与女性创作初兴
二 新女性文学登上历史舞台
三 家国情怀与“潜文本”状态
第二节 “时代新人”与“半边天”
第三节 从“潜藏”到“被遮蔽”
第四节 女性写作的新征程
一 新时期女性作家的群体亮相
二 女性意识的觉醒与发声
第五节 新时期女性文学的多元化格局
一 从现代主义到文化寻根
二 从日常生活叙事到女性性别经验
三 从跨性别写作到对“女性主义”的借鉴
第二章 现代女作家女性文学意识的理性宣言
第一节 女作家的理性宣言与主体的内在诉求
一 对“爱”和“温暖”的永恒追求
二 “对着人类的愚昧”的启蒙意识
三 革命见证人的使命意识
四 女作家写作的需求层次
第二节 女作家的理性宣言与性别意识的彰显
一 “卖文,不卖‘女’字”的有声力量
二 女性生命的自然绽放
三 女性叙事与底层叙事的身份同构
四 身体叙事的精神狂欢
第三节 男性视域的误读与女作家的艺术创造
一 “越轨的笔致”与女性写作的别致
二 “下半身写作”与身体观照的深求
三 “文艺女神的贞洁”被“污辱”与日常审美的哲思
第三章 现代女作家女性文学意识与创作实践的矛盾性
第一节 传统文化积淀与现代性追求的矛盾
一 “审父认母”,奉行新“贤妻良母主义”
二 反抗“男权中心”,寻找“可依托”的男性同盟
三 以“男士”的名义,错位的身份认同
第二节 外来影响接受与本土文化建构的冲突
一 最猛烈最实际的冲击:易卜生及其“娜拉”的“造访”
二 最痛苦最屈辱的冲击:军国主义和殖民文化的压迫
三 最全面最深刻的冲击:西方女性主义登陆新时期文坛
第三节 “诗意的栖居”与经验性写作的错位
一 人生与艺术无界:追求艺术化的人生和人生的艺术化
二 写作是一种终极关怀:“目光总是看到人类视界的极限处”
三 听凭心灵的召唤:“小说不过是一种内心的冲动的产品”
第四节 坚守“纯文学”与遭遇商业化的纠结
一 “卖文不卖‘女’字”:坚守作家“贞操”
二 “身体叙事”:个性张扬与无意中“被卖”
三 “曲高和众”:纯文学与市场的对立与对话
第四章 中国现代女作家的“俄苏情结”与艺术转化
第一节 生命之维:女性意识的启蒙和张扬
第二节 思想之维:女性的文学思考与表达
第三节 创作之维:接纳与扬弃的自我生成
第五章 女性文学批评的“中国经验”与“成长的烦恼”
第一节 女性文学批评的“中国经验”
一 从有性别色彩到无视性别特征再到双性和而不同
二 从被启蒙觉醒到自觉走向现代再到稳步建构话语体系
三 女性文学批评正在进入性别共荣的“新常态”
第二节 中国女性文学批评“成长的烦恼”
一 为女者讳,有失公允
二 命名太快,不能沉潜
三 痴迷过往,难许未来
第三节 女性文学批评新的生长点
一 女性文学批评研究文献的整理
二 文学史中的女性文学批评
三 新媒体影响下的女性文学批评
参考文献
后记
中国现代女作家的女性文学意识(汉语言文学中国特色研究丛书·实践论文学理论建构)是2017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李东。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现代女作家的女性文学意识(汉语言文学中国特色研究丛书·实践论文学理论建构)》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