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本书为《中国现代文学论丛》第十七卷第贰册。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作家作品研究、文学史透视、台港海外形声、白先勇研究、学界观察五个栏目,收录了《论<有生>的叙述美学》《百年中国残疾人文学史论》《“返乡”作为一种方法:赖和对鲁迅“归乡叙事”的文本实践》《白先勇创作的戏剧资源及其开发运用》等文章。
作者简介
编者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家教育部主管),指1999年以来教育部在全国66所高等学校相继设立的151个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按照“一流”和“唯一”基地建设标准,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和探索,努力构建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和开创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新局面,超过50%的基地成为后来启动“985工程”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平台的核心和支撑。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本期文章
编辑委员会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编辑部
文本与叙事的错位——《孤独者》的一种读法
但激潜流与漩涡 终落耻辱与恢复——重读《长明灯》
佛韵禅悟里的现代烛照:论《桥》中佛教文化的“现代表达”
论《有生》的叙述美学
当代文学的“婚恋书写”与社会主义新伦理文化探寻——评东西长篇小说《回响》
百年中国残疾人文学史论
“弱小民族的文学”译介中的民族主义观念——以周作人对显克微支的翻译为中心
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职能地位之考察
社会启蒙视阈下四十年代的青年漂泊者叙事
论大后方话剧中的女性形象塑造
论“精准扶贫”背景下乡村书写的现实精神
“跳格子的西西弗”——西西小说的存在哲学意蕴综论
论小说《活着的士兵》南京大屠杀书写的三重维度
魂兮归来还是归去——论《杀鬼》中“鬼王”形象的“生”与“死”
“返乡”作为一种方法:赖和对鲁迅“归乡叙事”的文本实践
小说作品的戏剧影视改编——在“白先勇戏剧影视作品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视频致辞
典型如何建构真实:白先勇、影视改编与空间叙事
“白先勇时间”与中华文化复兴
白先勇创作的戏剧资源及其开发运用
孤臣孽子、历史重构与梦回民国——白先勇小说创作与影视IP改编的精神谱系
白先勇小说及其影剧改编的上海想象
现代教育视阈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新收获——评李宗刚的《民国教育体制与中国现代文学》
跨媒介与超时空——“白先勇戏剧影视作品研讨会”会议综述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第十七卷贰)是2022年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编。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现代文学论丛(第十七卷贰)》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