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法则2 善用科技小工具监测自己的身体状态

  • 拒绝生病
  • 作者:[美]大卫·阿古斯
  • 类别:
  • 本章字数:1371

每一天,我都会看到一些有助于自我追踪健康状态和幸福指数的小工具或是应用程序(App lication,缩写为App)上市。(市面上已经有成千上万种自我追踪式应用程序可以下载到智能手机里,而自我追踪式的穿戴装置市场则正在急剧增长中。)

你今天走了多少步?昨晚睡觉的时候,你处在多梦的快速动眼睡眠状态(rapid eye movement sleep,REM sleep)的时间有多久?你午餐吃得多快?你的脉搏多少?你燃烧了多少热量?你血液中的含氧量有多高?你大脑的电活动(electrical activity)在夜间如何运作?你的压力有多大?你的情绪状态怎样?

假如你配有合适的数字装置,上述问题你都回答得出来。不过如果你没有数字装置,面对这些问题,我可以想象你会有多么紧张和不安。

假设你真的想发扬长寿法则1的精神,就该考虑利用这些精巧的装置,协助你获取更清楚明确的生理数据。2007年,《连线》(Wired)杂志有几位聪明的编辑早就预见了这一天的到来,他们认为终有一天我们能够通过数字装置,详细并长期记录自己每一项生理状态,就跟意大利帕多瓦生理学家桑克托瑞斯(Sanctorius)当年做的事一样。

桑克托瑞斯在16—17世纪,曾连续30年详尽称量并记录自己吃进体内和排出体外的每一样东西。《连线》杂志的编辑特别创造了“量化生活”(quantified self)这个新词来形容这样的举动。时至今日,这样的行为已经变成一种国民运动。

不过,假使你只想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有没有维持在一个标准范围内,但不想佩戴这些带有《星际迷航》(Star Trek)色彩的高科技装备,也可以从体重、睡眠质量和活动状态等生活细节中看出一些端倪。

可是说真的,或许你真该考虑为自己添购一套自我追踪式应用程序或是相关数字装置。这些小工具多到不胜枚举,我无法在此为你一一罗列。再者,就算我有办法列出,当你看到这份清单时,市面上肯定已经又出现一大堆新一代的应用程序和数字装置。

这些小工具可以协助你追踪、计算、规划和研究日常生活中,所有跟健康有关的指标,并将它们转化为你的个人健康信息档案。有些应用程序能根据你所在的地点安排饮食,例如,它会告诉你这个区域有哪些当季食物,并为你提供当地农贸市场的相关信息。

过不了多久,我们只需要穿戴上微小的数字装置,便可以获悉身体一整天的动态。尽管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想全天穿戴这类数字装置,这些性能强大的小工具确实有助于我们建立和维持身体的基准值,而且在某些情况下,它们也可以让我们了解调整哪些行为能让自己变得更好。

比方说,一旦你的情绪因为压力而爆发,大概就很难马上冷静下来,然而假如有一款数字装置或是应用程序,能在你进入压力警戒区时及时提醒你,你就可以提早采取一些行动减轻自己的压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个道理在很多方面都可获得印证:电子邮件和手机缩短了我们沟通的距离,网络加快了我们搜寻数据的速度,汽车则让我们更快抵达目的地。所以,我们怎么会认为自己不需要利用这些小工具监测身体的健康状态呢,更何况它们已经随手可得?

使用这些小工具不会让我们变得以自我为中心,因为它们只不过是帮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健康状态的辅助工具。

不仅如此,有了它们的协助,还能提升管理自我健康的动力,让我们更好地照顾自己。请好好倾听身体的声音,并且记住“你的身体只有你最了解”的忠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