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知识的游牧民族

比如,要了解人性,知道人性的哪些部分是千变万化的,哪些部分又是千古不变的。但是了解人性就够了吗?不够,人性是在互动中展开的,多少还得懂一点博弈论,我们不需要成为博弈论专家,但是至少我们要明白,我们的一个行为会触发其他人的应对行为,我们的一个意图必须考虑到其他人的意图。

到这里,我们又需要熟悉进化论,适者生存,协同进化,这些概念会帮助我们摆脱对于力量本身的崇拜,而找到真正的生存策略。在人群中生活,我们还需要懂一点政治学,知道利益分配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我们需要知道一点历史,知道什么在凝聚人的共识,这些共识的演进方向是怎么影响现实和未来的。我们需要懂一点神经科学,这样才分得清楚,我们脑子里的理性成分和非理性成分。我们还需要懂一点哲学,人类终极的大问题,历史上的聪明人其实多多少少都思考过,不用再费一番力气。

要想掌握游牧民族式的学习方式,有三个最核心的认知。

第一,不要迷信系统学习。如果能系统学习当然好。但是,最有价值的知识,往往还没有凝结成公认的系统,比如,什么是新零售,怎样用区块链技术创业,人脑是怎样运作的,这些问题价值极大,但即使是在这个领域最前沿的人,也是在摸索之中。难道我们就不学习了吗?胡适先生说得好,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第二,不要迷信什么一揽子解决方案和万能钥匙。自我是多重的,环境是变化的,社会是多元的,要达成一个目的,依靠单一的策略,那简直就是取败之道。要允许自相矛盾的原则在脑海里共存,要允许现实世界给我们反馈帮助迭代。

第三,不要迷信信息输入。如果一个课程,我们只是听了,只是把自己浸泡在信息流里面,是没有用的,转身就忘。更重要的不是信息输入,而是输出,是行动,是根据自己的当下问题去不断试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