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问题出在哪?

  • 偏见的本质
  • 作者:[美]戈登·奥尔波特
  • 类别:
  • 本章字数:689

3. 歧视 在这种情况下,持有偏见的人开始积极地区别对待其偏见的对象,并对该群体造成伤害。他将遭受偏见群体的所有成员都排除在一些社会权益之外,例如从事特定职业,入住特定街区,自由地去教堂、医院,等等。种族隔离就是通过法律或者惯例所贯彻的,对特定群体的制度化歧视。

4. 身体攻击 在情绪激化的情况下,偏见可能导致暴力行为或准暴力行为。一个不受欢迎的黑人家庭可能被强迫从一个街区搬走,或受到了严重威胁而不得不离开。犹太人公墓里的墓碑可能被亵渎。城北的意大利帮派可能会埋伏在路边,静待城南爱尔兰帮派的到来。

5. 种族清洗 私刑、杀戮、屠杀和希特勒的种族灭绝计划标志着偏见之暴力表达的终极程度。

以上的五个层级并非基于严谨的数学推导。然而,它使我们注意到,偏见的态度与信念可能导致范围极广的不同程度的仇恨行为。虽然许多人的偏见行为都一直停留在仇恨言论或是回避的层面上,并没有更上一个层级,但一旦上了一个层级,再过渡到下一个更为激烈的层级就容易得多了。希特勒的仇恨言论使得德国人开始回避他们的犹太邻居和昔日的朋友。这使得后来的歧视性的《纽伦堡法案》更容易就被颁布实施,并进一步使之后的焚烧犹太会堂、对犹太人的街头袭击等一系列事件看起来理所当然。最终,愈演愈烈的仇恨行为将犹太人一步步推进了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焚烧炉。

从对社会所造成的后果来看,许多“礼貌的偏见”都是相对无害的——因为它只局限在人们的闲谈之中。但令人遗憾的是,20世纪以来,偏见变得日渐密集且造成了越来越深远的影响。它所带来的威胁,有使人类大家庭分崩离析的风险。随着地球上的人们越来越相互依赖,我们对彼此间不断升级的摩擦的耐性也变得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