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好的经济学
  • 作者:[印]阿比吉特·班纳吉
  • 类别:
  • 本章字数:1023

前言

10年前,我们写了一本有关我们所做工作的书《贫穷的本质》。令我们惊讶的是,这本书竟然找到了一位读者。我们深感荣幸,但我们也很清醒地知道,我们的作家生涯已经结束了。经济学家们不会真的去写书,人们最不可能阅读的书。我们写了一本书,然后不知为何居然侥幸取得了成功;现在是时候回到我们的老本行——撰写和发表研究论文了。

在我们干回老本行的时候,奥巴马执政之初曾给世人带来如晨光般的希望,但随后人们看到的却是英国脱欧的迷幻疯狂,法国爆发了“黄背心”运动,特朗普要在美墨边境建墙,趾高气扬的独裁者(或他们挑选的同等货色)取代了诞生于“阿拉伯之春”的混乱的乐观主义。不平等问题呈爆炸性增长,环境灾害和全球政策灾难迫在眉睫,而我们除了了无新意的陈词滥调之外,没有别的办法来应对这些问题。

我们写这本书的目的是为了保持希望,让我们自己清楚哪些地方出了问题,为什么会出问题,同时也让我们记住所有正确的事情。相较于找出问题,本书还将花费同样的篇幅探讨如何让世界重回正轨,前提是我们不会“讳疾忌医”。本书不仅会指出经济政策的失败之处,我们被意识形态蒙蔽之处,我们明显的错漏之处,还将阐明在当前这样一个世界环境下,好的经济学在哪些领域会发挥重要作用,以及为什么会发挥重要作用。

尽管世人非常需要这样一本书,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是写这本书的合适人选。当前困扰世界的许多问题在富裕的北半球尤其突出,而我们一直以来都致力于研究生活在贫穷国家里的穷困人口。显然,我们将不得不花费大量精力对许多全新的资料进行研究,并且我们的研究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错漏。我们花了一段时间才能说服自己,尽管如此,这仍然值得尝试。

最终我们毅然做出写书的决定,一部分原因是我们感到厌倦,当公众围绕核心经济问题(移民、贸易、增长、不平等或环境)的讨论变得越来越离谱时,自己仍然保持着距离观望。另一部分原因是,我们深入思考后认识到很奇怪的现象,发达国家所面临的问题,实际上通常和我们习惯在发展中国家研究的问题是相似的——人民无法享受发展成果,社会不平等极速加剧,对政府缺乏信心,碎片化的社会和政体,诸如此类。在完成本书的过程中,我们学到了很多,也让我们坚信作为经济学家能够找到的最优应对方法,就是保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取巧的答案和所谓的灵丹妙药保持警惕,对我们已知和理解的事情保持谦虚和诚实。而可能最重要的,是愿意去尝试提出想法,解决问题,犯下错误,只要这些尝试能够驱使我们迈向最终目标,建立一个更加人性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