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高考分数的赋分制改革

老高考中,虽然有调剂,但是理科生的选择是很充分的。当你选定一个学校以后,第一志愿可以报临床医学专业,第二志愿可以报考计算机专业,第三志愿可以报考金融专业,第四志愿可以报考材料专业,这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一旦改成了“院校+专业组”就不能这么报了,在北京、天津、上海这种“6选3”的市,临床医学的选科要求很有可能是“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的选科要求很有可能是“必选物理”,金融学的选科要求很有可能是“不提科目要求”,而材料专业的选科要求很有可能是“物理+化学”,这就导致这四个专业不太可能在一个专业组里面。假如考生选择计算机,相当于选择了“必选物理”这个专业组里的所有专业,他的分数如果能够达到这个专业组的别的专业,就会被别的专业录取,而不能被其他他想上的选科要求不是“必选物理”的专业录取。

“3+1+2”的省市(湖北省、湖南省、江苏省、广东省、福建省、重庆市、辽宁省、河北省)情况又不太一样。

由于计算机的选科要求很有可能是“首选科目为物理,再选科目不提科目要求”,而金融学因为物理和历史分列计划,也有可能选科要求变为“首选科目为物理,再选科目不提科目要求”。这种情况下,计算机专业跟金融学专业会在“首选科目为物理”的前提下,变成选科要求相同的专业,那么就可能会成为一个专业组,从而可以第一志愿报计算机,第二志愿选择金融学。

但是这同时也会引发更严重的问题!因为在物理和历史分列计划的要求下,中文专业很有可能选科要求也是“首选科目为物理,再选科目不提科目要求”,也就是说中文专业跟计算机专业可能也会成为一个专业组里的专业,导致考生报考计算机专业,最后被调剂到中文专业。这跟考生的想法可能完全相反。

同样的例子会出现在文科专业上,报文科专业的考生也有可能莫名其妙地就上了一个工科专业。

家长和考生在做具体选择的时候一定要慎重、慎重再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