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大师 李孟潮专访埃利斯

  • 控制愤怒
  • 作者:(美)阿尔伯特•埃利斯(AlbertEllis)
  • 类别:
  • 本章字数:659

埃利斯:实际上我并没有通过REBT赚到什么钱,因为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阿尔伯特·埃利斯研究所,这是一个非营利机构。我的书的版税和其他的收入都直接归到研究所,而不是我个人。对钱的强烈欲望时常让人们做更多自私的事,也阻止人们做到REBT所说的“无条件的接纳别人”,可我不是这样的。

李孟潮:您怎么看中国文化?其中有和REBT相似的地方吗?

埃利斯:我认为中国文化有些地方和REBT是相似的,因为佛教的一个主要观点就是承认这个世界和生活中一直都有痛苦存在,人们没必要喜欢这些痛苦,但可以建设性地接受,从而不让自己烦恼,能够更好地处理问题。

李孟潮:对今天的中国您有什么想要了解的?

埃利斯:我对今天的中国了解很少,如果有时间的话,我想更多地了解中国。

李孟潮:作为89岁的老人,回首人生,您认为在生命中什么是最重要的?

埃利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事就是对自己使用美国式的REBT并总是接纳我自己,虽然我也尝试着改变我做的很多事情。

李孟潮:一个大问题,也可能是一个愚蠢的问题,您对生活的态度是什么?

埃利斯:我对生活的态度是,我们不是被邀请到这个世界上来的,生活本身并没有意义,而是我们给了它意义。我们赋予生活意义的方法是,决定什么是我们喜欢的,什么是我们不喜欢的,什么是我们特殊的目标和目的,从而为我们自己选择了意义。

李孟潮:我的采访就快结束了,您想对中国的青年说些什么?

埃利斯:我想对中国青年说的是,他们很年轻,如果这个世界有不幸的事情发生——这是屡见不鲜的,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建设性地使用REBT或其他类似的思考方式来努力不让自己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