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中介和商品

  • 岂不怀归
  • 作者:田丰
  • 类别:
  • 本章字数:2402

其他人力公司的招聘业务员也都站在走廊里卖力地招揽,当中最卖力的是湘华晖人力公司和华晖人力公司的工作人员。他们在市场外面招揽务工者,只要看到拿着行李包的人路过,都会主动迎上去,天花乱坠地介绍招聘工厂和工作岗位,正如推销人员推销商品一样,表现得非常客气。湘华晖人力公司和华晖人力公司名称相近,彼此存在联系,但成立时间和法人代表不同,表现出不同特点。规模上,华晖人力公司紧邻三和人力集团,规模较大,工作人员较多,外来务工者的选择更多;湘华晖人力公司处在三和青年聚集较多的地方,规模较小,仅有四五名工作人员。认可度方面,三和青年较少接触华晖人力公司,所做评论较少;湘华晖人力公司处境相对艰难,三和青年评价其为“最黑中介”。因楼上是公厕,曾有三和青年跳楼事件发生,不明事由的人容易将责任归咎于湘华晖。

湘华晖人力公司里有一位俗称“黑妹”的业务员,因为肤色较黑,且容易和三和青年起冲突,才被起了“黑妹”的外号。她每次招揽务工者都把表情和眼神发挥得淋漓尽致,见到提着行李包和穿着稍微正规的青年,会迎上去问:“想找工作吗?这里有很多好岗位,过来看看吗?”若看到对方没有在这里找工作的意愿,她稍稍瞥一眼,进而将注意力转向其他人,嘟囔一句:“出来就是赚钱的,在这儿来回转悠能赚到钱啊?都没见过这样的。”显然“出来就是赚钱的”这种比较通行的观念在“黑妹”眼里极具说服力,然而三和青年并不接受这种说法,因而时不时地会看到黑妹与三和青年相互嘲讽。

在介绍工作的过程中,每个中介都有自己的方式,有的人一上来就大肆吹嘘手头工作岗位的优点,不仅工资高,还有各种福利,当然住宿区里的免费Wi-Fi也是重点突出的内容。有的人从心理上攻破,打感情牌,先是和你套老乡、聊家常拉近关系,再介绍工厂和岗位的好处。在看到别人对他们介绍的工作不感兴趣时,中介通常都会说:“出来都是挣钱的,多少都得挣点钱吧,找个地方睡觉也好。”无论他们采用何种方式和手段,目的都是先哄骗务工者过去,因为只要有人进厂,他们都会有相应的介绍费和提成。介绍费和提成是三和青年最鄙夷的,也是他们解释的自己不愿意进厂工作的重要理由:坚决不接受中介的盘剥。而没有中介的盘剥,就很难找到正规工作,除非是进厂直招。

三和人力集团和兰聘人力公司有进厂直招工作岗位的招聘业务员,这些招聘业务员大多是工厂派来的,一般是负责人事管理和企业招工的工厂正式员工。一些人力公司会刻意突出自己与工厂的合作关系,比如华晖人力在一些招聘启事上直接注明“华晖派驻某工厂”。在工厂直招模式下,人力公司免费招聘人员且免费送到各工厂,表面看来招聘公司没有从中获取利益,但直招模式背后的猫腻可能更多。从了解到的情况看,大多数人力公司并非直接和工厂联系,中间通常还会有一道中介,人力公司把招揽来的务工者送到工厂,工厂里的另一个中间人就会按照人头给予相应费用。进厂的一系列流程就由人力公司、中间人和工厂共同完成,所以真正和工厂有直接联系的是中间人,他们是否从中获利要视情况而定。

人力公司工厂直招——中间人——工厂的运作模式,按照三和青年的话来说是“又被卖给了其他人”,语气中夹带着无奈的愤愤不平。但在三和附近的劳务市场里,务工者确确实实像商品一样被转手倒卖,没人顾及务工者怎么想。正如“黑妹”所说,“出来就是赚钱的”,只要能赚到钱,似乎什么样的过程和行为都可以被忽略。在赚钱至上的想法驱使下,没有人会考虑应该如何保护作为“商品”的务工者。

像商品一样被转手倒卖,最关键的环节是在人力公司和务工者之间。三和青年对于人力公司作为中介表现出不同态度,当然对中介的态度某种意义上也就是对工作的态度。有人说:“没有这些中介早就饿死了,不通过中介从哪儿得到这么多招聘信息,只靠自己去厂里找非常费事。有人还嫌这个中介黑那个中介黑,只要有这些中介就可以找到工作,先别管是做什么,不至于饿死就行。”

事实的确如此,在劳务市场中,真正垄断就业信息的是中介和人力公司,只有获取了招聘信息,人们才可能找到“合适”的工作。表面上看,中介和人力公司通过贩卖信息获利,但贩卖信息的前提是有数量充足的务工者成为信息交易背后的实物商品。当然,数量充足对于深圳而言并非难事,也恰恰因为数量充足,才导致中介和人力公司有恃无恐地做出一些违规的事情来,毕竟务工者作为商品在早期的东南沿海地区是供大于求的,进而形成了诸如押身份证之类约定俗成的规则。

对于中介获利,有些人表现出另一种态度:“三和的中介都是黑中介,即使是想要进厂也肯定不会通过这些中介,而是经熟人介绍或是自己到工厂直接应聘。”“现在列出来这么高的工资,肯定不好做,都是套路,专门套新来的人。”“工厂最黑了,不好好干活就扣工时,发工资的时候就明显地区分出来,你又不知道里面的操作。”其实,他们所说的中介“黑”,主要表现在工资保障方面。如果三和青年干了活,却没能拿到起初商量好的工钱,甚至一分钱都拿不到,就是遇到了所谓的典型黑中介。三和青年这样说,似乎只要是有合适的工作他们就会好好做,实际上,黑中介的说法多数时候只是一种体面的借口。有些人甚至这样解释他们为什么不进厂的原因:“自己熟悉的人所做的工作自己不想做,介绍过去之后几天又出来了。”可见熟人介绍的工作也不一定符合三和青年的“口味”。

事实上,“黑中介”的产生很多时候与招聘广告的设计和工作方式的安排有很大关系。在三和人力市场中,招聘广告的设计颇有“玄机”,字面信息很巧妙,成功抓住了人们的心理——首先关注工资,再关注工厂、岗位等一系列信息,所以每张广告都把工资列在最显眼的位置。更为有趣的是,工资并不是按月显示,其他地方的招聘广告上工资一般都是一个月多少钱,而这里是一小时多少钱。小时工资的计算综合了工作表现和工作量,招聘公司都会把最高标准公布出来。可想而知,玩命干才能获得的工资最高标准和一般情况的真实收入之间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这也是中介“黑”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