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与金庸

施琅平台,给有知遇之恩的韦爵爷送些“台湾土产,竹箱、草席之类”,也算不会办事儿的极品了。和“张大哥、赵二哥、王三哥、孙四哥打平吴三桂”的厚礼一比较,不挤对他挤对谁啊。妙在施琅毫无知觉,进京的“请命费”,依旧“台湾的土产”“木雕、竹篮、草席、皮箱”之类,不是韦小宝不计前嫌,热心指点,险些误了大事。

如果不说行贿受贿,只说亲朋往来,落草为寇的英雄们,可算大手笔。大碗吃酒,大块吃肉之余,说不得要大秤分金银。少华山给九纹龙史进的礼物是“三十两蒜条金”,梁山晁盖给宋江的谢礼,更是出手就是一百两金子。本分良民是无论如何做不到的,寻常礼物不过衣食而已。武二谢嫂嫂殷勤,送的是做衣服的料子;裴如海探干妹妹口风,是“背后一个道人,挑两个盒子”——说不得,是食盒子。史进回少华山的礼物,“买了三匹红锦,裁成三领锦袄子;又拣肥羊,煮了三个,将大盒子盛了”,有衣有食,已经算得浪荡子的败家行径。

金庸送礼似乎比施老在行些。

白眉鹰王给娇客张翠山的“薄礼”,于无数珠宝之后,是“特品紫狼毫百枝”“贡品唐墨二十锭”“宣和桑纸百刀”“极品端砚八方”。显然是炫耀女婿“铁划银钩”的书法。这天鹰教教主爱女及婿,倒也体贴得精致。妙在自家女儿找了个穷姑爷,连赏钱也出不得,只好将“武当五侠一面”,抵了那“千金之赐”。

峨嵋武当姻亲情谊,张三丰百岁寿宴,峨嵋派“十六色珍贵玉器之外,另有一件大红锦缎道袍,用金线绣着一百个各不相同的‘寿’字,花的功夫甚是不小”。绣袍的这份心思当然远在玉器之上了。其余各人所送的寿礼,大都是从山下镇上临时买的一些寿桃寿面之类,仓促间随便置办,分明不是拜寿,是找麻烦来了。

同理,《碧血剑》中,孟老爷子做寿,袁承志一行的白玉八骏马、翡翠玉西瓜以及珊瑚宝树自是重礼。而躲人的董镖头送的寿桃,怕是临时采买的;追人的归辛树,更是临时采买也不暇,索性“菲仪黄金十两”,的确敷衍得很。可是孟伯飞竟然“心下甚喜”,冲的当然是“神拳无敌”的面子。

同理,衡阳刘正风金盆洗手,天下英雄云集。贫寒如何三七,必是拿不出什么贺礼,说不得还要叨扰几顿酒饭。刘三爷赔本赚吆喝,攒的就是这股子人气。

晋阳大侠萧半和做寿,太岳四侠的大礼却是萧大侠千金的头上金钗——透着暧昧。怨不得杨夫人以为女儿春心动了。萧中慧虽说性情爽朗,此举却有些过于不拘小节了。

年关将近,回家团圆时节,自不好两手空空。可是购买礼物最难,只好参考郑板桥的润格:“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盖公之所送,未必弟之所好也。”准备红包十个,银联卡一张,凤姐姐说:“有了钱了,你们还撵出我来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