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一

推荐序一

能给李中莹老师的新书写序是我的荣幸。李老师讲课有一种魔力,能够很快地把听者带入宁静而有力的状态。他说:“我不比任何人高明,我也不比任何人差,人的价值是平等的。”通常来说,让每一个听者(读者)能够放下对导师的依赖,建立起自我的责任感和自信心,这堂课或这本书才能开始起作用。人们读书往往是希望从中学到些什么,或者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才会说“这本书有用”或者“这本书没用”。但其实书是一定要通过读者本人来起作用的,这就是为什么同一本书对每个人作用不同。而如果读者意识不到自己和写书的人一样拥有改变和创造的能力、拥有一样的人生价值,读完一本好书就只会掩卷叹息了。

李老师的学问是实修的学问。他在演讲的时候,会让台下的观众先提问,看有什么生活中的难题需要解决。观众们问:“我有两个选择,不知道该选哪个。”李老师说:“你可以给这两个选择打分,分数明显高的,就是你要选的。如果这两个选择分数差不多,那说明你研究得还不够,应该接着研究。”寥寥数语,便让人觉得意解心开。人生的纠结和痛苦往往就在于一股模糊的情绪,而没有钻研的精神。

婚姻问题是李老师最擅长的领域,双人舞的比喻对婚姻再合适不过了。我上大学时还流行学习华尔兹、恰恰、狐步舞什么的,这类双人舞真的需要两个人共同投入、相互配合,才能跳得好。我就是因为没有耐心,也没有找到合适的舞伴而没有学会跳舞,转而去打乒乓球,那是一项以打败对手为乐的运动。在双人舞中,对手也是队友,可能踩到你的脚的是她,帮助你完成华彩动作的也是她。谁来主导,谁进谁退,其实没有一定之规。全在于双方的默契。一对新手可能需要嘴里喊着节拍,步履迟疑地挪着。而一对成熟的舞者,可以完全投入在音乐声中,忘记节拍,去享受自我和队友默契配合的美好感受。多像婚姻。很多人跳不好舞,总以为是舞伴的问题,换个舞伴可能就会好了。当然有这种可能,但更多的时候一个不会跳舞的人换多少舞伴也没用。

李老师的学问是提高我们心理灵活度的学问。人们生活在惯性之中,很少反思自己痛苦的来源。所谓心理灵活度,其实是一种批判性思维。“真的非要如此不可吗?”“痛苦真的是不可避免的吗?”“我真的不能改变吗?”当一个人开始产生这样的疑问时,就走上了解决问题的道路——简单,快乐。心理学是介于科学和艺术之间的智慧,但是那些科学的实验心理学结论又无法帮助普通人解决现实的烦恼。也许用科学来解决科学尚未研究清楚的问题是不科学的,但生活要继续,痛苦要面对,能够有效解决问题的学问就应该被重视、被研究、被推广。希望更多人能懂得简单快乐的道理。快乐这件事就是这样,如果太过复杂,就变得不快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