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2

推荐序2

与杜炎相识是10多年前。那时候我来北京不久,还在软件测试行业,刚写了一本性能测试的书,杜炎通过我写的书与我结为Email好友,你来我往地就性能测试的问题通信过好一阵子。后来,我们都在测试行业之外找到了自己更感兴趣的方向,我由着性子,在管理与业务方向挑战自己,而杜炎选择了项目管理方向,在搜狐与新浪勤勤恳恳地耕耘,期间偶有联系,总是能感觉到他一直在细致地思考,用务实的态度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

前几天,杜炎突然联系我,说他最近写成了一本书,希望我可以帮忙写个序。我对为他人的著作写序这件事情并不是太积极。一方面,能在专业领域写成一本书的人,已经在领域耕耘得非常深,而我这些年已经把自己变成了首席打杂官,让我的名字堂而皇之地出现在书里,说些不见得中肯的评价,总觉得勉强;另一方面,读者打开书本看到的第一篇文章,就是序。写些空洞没有内容的文字,不仅读者不愿意看,更关键的是,影响了书的销量那就太糟糕了。不过,在打开杜炎发过来的书稿后,才看了几页,竟然被内容深深吸引,忍不住一路翻阅下去。杜炎用了不少诙谐幽默的比喻,放进去了不少自己经历过的故事,读这本书,就像他坐着你面前,跟你淡淡地讲着自己这些年的故事。

这本书直接面向的对象应该是项目经理,以及想要成为项目经理的从业人员。书的内容很朴实,没有掉书袋般的炫耀,也没有让你不明觉厉的名词堆砌,本书的大部分的内容都是在教你如何理解项目管理,如何站在不同干系人的角度理解他们对项目的期望,以及如何在项目经理这个角色上寻找支持,达成项目目标。2002年,我曾怀着对成为项目经理的热情,参加了一个多月的PMP培训,虽然后来因为各种原因,我并未真正成为项目经理,但这么多年的工作中,不自觉的对项目管理方法的应用让我受益不浅。我想,即使不是矢志成为项目经理的读者,也应该能从本书对项目管理的描述中获得不少可以应用的知识。

从2007年到现在,我在互联网公司的从业经历已有10年,期间经历了Google、豆瓣这样有独特工程师文化的公司,也经历了乐元素、宜人贷等更偏重“业务”的公司。这些不同的企业有着很不相同的项目管理方法。例如,Google 的项目组织方式非常灵活,绝大多数的项目都不需要一个特定的项目经理角色,项目内的项目管理职责由团队成员共同承担,效率非常高。但Google的做法一定不适合大多数企业,因为这种项目管理方式要求团队成员有非常强的自我驱动能力,也要求成员有相当强的个人能力(在 Google,这一点是靠严格的招聘和面试流程保证的)。所以,一个组织选择怎样的项目管理方式,并不能单纯的从项目管理本身出发:项目管理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偏重业务运营的公司,通常项目数量多,周期短,且项目来源多样。这类公司经常会使用资源池方式管理产品与开发资源,这样一来就需要不少专职的项目经理,处理资源与产出之间的冲突。我猜想杜炎本人应该有不少这样的经历,本书第4章“项目经理进阶修炼”中,杜炎对“领导力”,“影响力”的描述,以及他提到的“威逼利诱组合”,都是特别有效的招数。

这本书没有采用条块化的方式展开项目管理的知识领域本身,贯穿全书的主线是项目经理的成长历程:从项目管理的范围,到项目经理的职责,再到项目经理的进阶,以及持续改进。每一章都有不少详实接地气的案例,其中的酸甜苦辣,相信每一位做过项目管理的读者都能切实品味得到。

最后,在敏捷已经几乎成为互联网开发标配的当下,这本书当然也提到了敏捷相关的内容。第八章“敏捷项目管理探索”和第九章“不一样的项目管理实践”介绍了作者本人在敏捷方面的实践经验。2014 年以前,我曾经以专栏的形势在几个网站上写过不少敏捷的文章,也在若干个国内大的敏捷会议上做过演讲嘉宾。2017 年的当下,对“要不要做敏捷”已经没有了争议,但矫枉过正的现象似乎正在出现。敏捷的实践似乎越来越多的偏离了项目管理的本质,方法论的重要性超过了通过方法得到效果。记得2015年在上海参加某个敏捷大会时,有幸与敏捷宣言的发起人之一Dave Thomas同台,Dave在当时就指出敏捷已经开始变质了,变成了咨询顾问们的玩具。所以,在当前这个言必称敏捷的环境下,作者仍然把重心放在项目管理的本质,以及以项目经理的发展贯穿本书始终,不追求花哨,而是接地气地分享自己卓有成效的经历,这一点值得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