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书 - 好书推荐、正版图书免费阅读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VIP会员
新书
快讯
注册 | 登录
榜单分类
热门排行榜
飙升排行榜
新书排行榜
推荐排行榜
小说排行榜
文学排行榜
青春文学排行榜
传记排行榜
动漫排行榜
经管排行榜
管理排行榜
金融与投资排行榜
经济排行榜
励志与成功排行榜
人文社科排行榜
历史排行榜
心理学排行榜
法律排行榜
社会科学排行榜
文化排行榜
生活排行榜
养生/保健排行榜
育儿排行榜
科技排行榜
科普读物排行榜
互联网排行榜
推荐书单
查看更多
像聪明的投资者一样思考
读史明智
逻辑思维
心灵治愈
值得收藏的管理学书单
历史图书排行榜
22
人类简史
[以色列]尤瓦尔·赫拉利
「刘润推荐」新锐历史学家重磅作品,揭示人类进化的秘密,了解「想象的共同体」的作用。
23
蒋介石与现代中国
[美]陶涵
1、《蒋介石与现代中国》,英文版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以2006年公布的蒋介石日记为素材写的传记,紧扣时代、贴近人物、血肉丰满。2、第三方视角。陶涵是美驻华外交官,哈佛学者。他以异邦人的身份,既沉潜于中国历史之中,又超脱于中国历史之上,《蒋介石与现代中国》一书,摆脱中国原有党派、政团之间的恩怨情仇和利益需要。3、《蒋介石与现代中国》是完整引用蒋介石日记的传记。不是自传胜似自传。本书完整记录了蒋介石从出生到去世,88年神秘而复杂的一生。陶涵亲赴胡佛研究所,利用蒋介石日记为其做传。日记坦陈个人心迹,直视内心。4、深入:陶涵遍访蒋氏故旧、同僚和部属中的健在者,熟悉美国政情,历访美国军政要人,查阅大量机密档案。对那一时期的中美,包括台美之间复杂关系了解深入。5、《蒋介石与现代中国》一改以往对他残暴古板的评价。他年少风流,却对美妹情有独钟;他军功显赫,却后来一败涂地;他脾气极坏,却偶尔伤感哭泣;他称中共为匪,却敬佩其纪律。呈现复杂矛盾的蒋介石,展现政治家的人性与人情。6、蒋介石的一生,牵动着现代中国的挣扎,刻下现代中国艰难转身的每一瞬间。西安事变是否真的改变了历史?抗日问题,他究竟有怎样的抉择?蒋介石与宋美龄琴瑟相和,俩人政见相左时他如何抉择?蒋介石遭遇尼克松背叛,失望无奈中他作何选择?有温度的笔墨,再现历史细节。7、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员杨天石作序,史景迁推荐!
24
显微镜下的大明
马伯庸
马伯庸全新历史纪实作品,一本值得收藏的明朝历史书六件罕为人知的明代档案,六个尘封已久的民生往事生动的基层治政手册,于细微处读懂真正的古代中国这本书娓娓道来,用笔绵密细致。读者读来也可以从一个又一个细节当中,编织起一个复杂的大明帝国。——张宏杰
25
马伯庸笑翻中国简史
马伯庸
读一遍捧腹笑翻,读两遍掩卷长叹。
26
没有宽恕就没有未来
[南非]德斯蒙德·图图
理想国译丛,梁文道、熊培云推荐。图图大主教亲著,如何修复破碎的种族关系,展现震撼人心的人性闪光。
27
木心讲稿系列4册
Mr木心
为什么木心是木心?木心自己解锁的“文学私房课”。
28
任正非传
孙力科
适读人群:18-35岁的都市年轻人知名财经作家孙力科,历时十年,数十次深入华为,采访华为和任正非历程中各个关键人物,几度增删,创作成此书全书展现了任正非从出生至今70多年的人生画卷,从入伍到退役进国企,从艰难创业到开拓海外市场,囊括其人生道路上各个关键点,时间跨度之长,内容之丰富,qian所未有迄今为止,任正非一生真实讲述,不保留,不回避追寻任正非创业至今一路心迹,娓娓道理,知无不言
29
资治通鉴(中华经典藏书)
“四书五经”、诸子百家,经典的价值和魅力在流光岁影里永不褪色,先贤圣哲的智慧光芒照耀着我们的现代生活。为在古代经典与现代社会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中华书局推出“中华经典藏书”丛书。自2006年推出第一辑开始,累计销售上千万册,销售码洋突破1.6亿元,成为广大读者阅读学习国学经典名著的主要版本。 为适应时代、市场及广大读者的需求,经过认真调研,中华书局决定推出升级版,从原来的50种调整为60种,其中增补的新书都是堪称经典的名著,其中既有深受读者喜爱的经典名著,也有适合广大师生教学阅读的重要作品。相信书店、读者会更加喜欢升级版的“中华经典藏书”。
30
基辛格传(全二册)
[美] 沃尔特·艾萨克森
【得到独家首发】《史蒂夫·乔布斯传》作者艾萨克森成名作,百岁基辛格的大国斡旋与外交人生。
31
万历十五年
黄仁宇
《万历十五年》自出版后即成为一本长销不衰的经典历史著作。书名虽为万历十五年,然而其内容却俯瞰了整个明朝的兴衰,并且告诉我们与以往历史书中不同的海瑞、张居正……读黄仁宇的书,你会深刻体会“历史给人以智慧”! 《万历十五年》(1587,aYearofNoSignificance)是黄仁宇的一部明史研究专著。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当年,在明朝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其间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其著作主旨在书中末段看出:“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
文章导航
<
1
2
3
4
5
6
7
8
9
>
意见反馈
我的书架
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