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条"中国近代科学的文化史"搜索结果
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史研究 电子书
  • 王先明
  • 本书聚焦近代中国社会与文化的历史变迁,在试图呈现中国百年历史景像的同时,力求通过社会文化史的脉络,揭示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历史动因和时代特征,并从中寻求建构在历史事实基石上的理性认识,作者近四十年长期研究中国社会史,具有很深的学术造诣,不少论著在学术界影响深远,本书则致力于“整体史”意义上的融通,通过生动的个案研究与历史反思,解释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脉络,进而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中国近代史,对于学术界推动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史研究也有示范意义,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14年卷) 电子书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16年卷) 电子书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15年卷) 电子书
  •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编
  •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每年召开一次青年学术研讨会,并将与会者提交的论文集结出版,自2000年至今连续出版,可谓近代史所青年学者成长的一个记录。本书系2015年卷,内容涉及整个中国近代史的研究领域,是近代史所研究所青年学者一段时间的研究成果展现。
科学的形上之维:中国近代科学主义的形成与衍化 电子书
  • 杨国荣
  • 本书对对中国近代科学主义的思想观念进行了梳理。
人居环境----新型城镇化 电子书
  • 中国建筑文化中心
  • 本书围绕“新型城镇化建设”主题展开,邀请业内专家参与话题讨论,探讨当下社会语境下城乡建设与发展的话题,为全国的景观设计企业提供参考,推动行业发展。全书抓住当下景观设计行业的思维瓶颈,使景观与当地文化相结合,重在解决相关行业如何通过自身的蜕变和转型保护生态本底而不是断送绿色生境,如何善待文化而不是肆意篡改等社会热门问题。
中外景观 景观社会化关怀 电子书
  • 中国建筑文化中心
  • 1990年之后,随着社会构成体系的变化,传统的公共空间逐步瓦解,新的社会关怀意识还未建成,赎回文化也无从谈起。一个人格健全的景观设计师除了关心自己的作品漂亮与否之外,更加应该关心的是,这个作品能否为人们带来安全感和归属感以及是否能够培养集体人格和审美习惯。本书以“景观的社会化关怀”为主题,邀请了诸多一线景观设计师对景观的关怀作用进行一系列的阐述和反思。
城市公共艺术案例与路径 电子书
  • 中国建筑文化中心
  • 公共艺术的概念与界限很好广泛,城市雕塑、壁画、公园、商业街区等皆包含其内。公共艺术体现了城市的形象、品牌、文化,城市人文复兴、步科学的规划、市民生活、城市民主与和谐皆离不开公共艺术。公共艺术似乎有些姗姗来迟,但入中国社会后,它也参与到了中国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随着中国申,“鸟巢”“水立方”等大型公共设施也随之落成,其创新、拟态的外观能的复杂结构同时满足审美和实用两方面的需求,体现了时代感与中国的大
世界绿色建筑 热环境解决方案 电子书
  • 中国建筑文化中心
  • 本书集中关注如何运用绿色技术、材料,通过系统、优化设计,实现建筑为人类提供健康生活、工作环境的探索实践。编者历经半年多时间,收集了大量国外相关信息资料和项目案例,从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件来稿和案例中,精选出50个典型项目案例,进行精心整理、编译,呈现给读者。
保障性住房设计图集 电子书
  • 中国建筑文化中心
  • 为了贯彻落实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会议精神,中国建筑文化中心编纂《保障性住房设计图集》(以下简称《图集》)。《图集》收录近年来我国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优秀设计方案,主要提供给有关设计单位及各地规划建设主管部门,作为有效的参考,以提高设计、建设效率和品质,加快各地保障房建设进程。入编项目均为国内各级设计机构保障性住房优秀设计案例,包括廉租房、公共租房、经济适用房及限价房等各类保障性住房。
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十三辑) 电子书
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十七辑) 电子书
  • 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 主编
  • 《世界近现代史研究》是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年刊,面向国内高校和研究机构,为促进和推动国内世界近现代史研究而提供的一个学术交流的园地。
明代文化史 电子书
  • 商传
  • 本书为“中国历代文化史书系”之一种,讲述了明代的文化史。书中从明代时期的文化专制、多层文化特征、教育与考试制度、学术流派与宗教、文学艺术、文化遗产等方面展现了明代的文化特征及其历史地位。本书内容翔实,史料丰富,研究深入,值得广大历史研究者参考和阅读。
中国慢性呼吸疾病流行状况与防治策略 电子书
  • 中国医学科学院 等编
  • 本书以大量坚实的科学证据为基础,分析了我国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流行状况、主要病因、常规诊疗和预防方法、相关防治政策、专业人员及医疗机构状况,并对比国际相关研究,参考成功的国际经验,提出了我国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策略建议。
体育科学学科发展研究报告(2020—2023) 电子书
  •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 编
  • 本书分别对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心理学等体育学科在2020-2023年的整体发展、重要突破、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介绍、分析和总结。
走上丝绸之路的中国文学 电子书
  •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编
  •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带一路”重大倡议,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力图借助此项重大倡议推动丝路文化研究,并通过具体研究参与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因此,2015年8月20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伊吾县举办了“丝绸之路与中国文学”研讨会。本论文集收录的论文,就是从与会者提交的30余篇论文中选出的。这些论文涉及文学、历史、宗教、音乐、美术、探险、中外文化交流等诸多方面,展现了丝路文化的丰富性。
《文学评论》六十年纪念文汇 电子书
  •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编
  • 《文学评论》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主办的全国性文学研究和理论批评的大型学术刊物,主要内容为关于文学理论、中外文学史上重要作家作品和文学史问题、中国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创作和理论的研究和评论文章。本书收录数十位学者的纪念文章,覆盖《文学评论》的编者、编委以及来自全国文学研究领域的作者群体,这些温暖的回忆,真实记录了刊物六十年的熔金岁月与发展历程。
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与中国经验研究 电子书
  •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编
  • 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与中国经验研究创新工程项目自2012年立项以来,全体成员精诚合作,力图从转型期文学史研究、民间视角与经验研究、文学经验与价值研究、域外与本土深度互动四个层面,遵循社会史视野和思想史考察相结合的路径,审视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发生、发展及其根本特征,从中淬炼出与20世纪革命大潮相伴而生的中国经验,以资当下中国文化与道德价值观的重建。本书是上述议题协同研究的第一次结集。
海外中国古典文学研究 电子书
  •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编
  •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正日益成为一门国际化的学问,以往积累的和正在不断涌现的大量国外学术界的研究成果,成为古典文学研究学术积累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足以为我们带来启发。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有意识地开辟国外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成果的翻译和评论工作,并于2013年12月举行了第一次“海外汉学名著评论”论坛,现将这次论坛的论文以及各位学者历年来积累的海外论著评论、学术史研究、学术动态介绍、学者访谈等成果汇为一辑,以
多维视野下的中日文学研究 电子书
  •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与日本佛教大学有合作交流协议,并于2017年确定了一个共同研讨主题,即“全球化时代的人文学科诸相研究——当代中日、东西交流的启发”,各自举办了一次学术研讨会。研讨会就佛教与中日文化的关系、中日古代“日记”比较研究、中国古代礼乐制度、近现代中日文化交流等多个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双方学者发表了高水平论文。本书即是此次研讨会的论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