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书 - 好书推荐、正版图书免费阅读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VIP会员
新书
快讯
注册 | 登录
100 条"爱情心理学(第3版)"搜索结果
爱情心理学(第3版)
莎伦·布雷姆(Sharon S.Brehm),等
好事发生了,人们会感到自己在其中的作用;而事态不好的时候,他们会寻找外因。 琐碎的烦恼不断地重复,可能会引起真正的痛苦,就像就像慢慢漏水的水龙头发出的轻微滴答声般,让你在夜晚努力入睡时变得恼怒无比。 总体看来,年轻的人比较年长的人更容易离婚,离婚在婚姻早期(特别是在婚后头二三年)比后期更普遍。 “孤独意味着有一颗受伤的心”这一说法在生理、心理两方面都是贴切的。 一种你也许不想经历的爱----单恋。评价你和伴侣的冲突类型。 男性比女性更容易享受彼此间没有亲密感的性行为,而女性更喜欢性是心理上亲密关系的一部分。 一个人的准语言和身体语言,通常会表明他/她在说谎,而且对男性和女性同样适用。 如果想让别人对自己好,首先自己要对别人好。有回报的相互依赖才更有可能发展下去。 五种性侵犯是指:强奸、企图强奸、性侵害、性接触、性胁迫。 男性对自信、有权势及果断的男性更为嫉妒,相比之下,女性对比自己更漂亮的对手更嫉妒。 书中专栏及量表测试,给阅读带来轻松与趣味。 本书突破了通俗心理学对两性感情的肤浅总结,更跨越了“男女来自不同星球”的刻板比较,每一种视角和每一个观点都有助于你更加深刻地理解爱情。由著名漫画作家钱海燕提供的插画,更能使你在轻松和愉悦欣赏图画的过程中,深刻思考和咀嚼爱情的真谛。 在当今纷繁多变的世事中,“爱情”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独身主义、网恋、婚外恋、一夜情、婚前性行为、堕胎、离婚、单亲家庭。应该如何应对这些挑战?这个世界上还有真的爱情吗? 我们总是生活在关系会破裂的担忧中,无论我们的担忧是过分的或者是现实的。那我们为何还要冒这种风险呢?因为我们是一种社会性动物,我们需要彼此。 爱情是人类情感中美妙的一种体验。所以,借钱海燕女士的话来说,“去爱吧!但,爱之前请看看这本书,我认为作为傻瓜上岗培训教材它很不错,加上我的插图,那就,简直相当不错。” 护封及封面:
电子书
爱情催眠术(第2版)
邰启扬
本书是邰启扬催眠疗愈系列中的一本。
电子书
过期的爱情
周心友
电子书
变态心理学(第2版)
顾瑜琦
《变态心理学》结合最新研究,为国内首本以DSM-5为主线编写。
电子书
挽回爱情33堂课
穆木
挽回前任攻略:解锁联系方式、间接复联、策划约会、解决家庭纠纷、高品质生活。
电子书
幼儿心理学(第2版慕课版)
李国祥 主编
本书通过详细的文本、案例、视频与图片,从多维度科学、生动地突出幼儿各个年龄段的心理特征。
电子书
爱情:一种媒介考古
晏青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情感结构,同一时空的不同个体也难逃微观权力的规训,需要说明的是,这种权力并不特指政治权力,可能里面还包括商业资本、父权、宗教、学校、网络群体等。
电子书
社会心理学(第10版)
[美]埃略特·阿伦森(Elliot Aronson),[美]蒂莫西·D.威尔逊,等
1.作者:埃略特.阿伦森当代社会心理学领军人物、“20世纪100位心理学家”之一、美国心理学会仅此一位三项大奖获得者,近90岁高龄第10次修订。2.译者:侯玉波北京大学备受学生欢迎的社会心理学课程讲授者侯玉波领衔翻译。3.推荐人张建新、彭凯平作序力荐;中国心理学会历任理事长,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历任、现任会长,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联袂推荐。4.涵盖社会心理学学科的13大基础研究领域和3大应用领域;哈弗大学、耶鲁大学等美国700多所大学所用教材;中国多所大学心理学课程参考读物。5.随书附赠《社会心理学核心概念手册》、16章译者音频导读、译者为本书提供的配套习题答案。6.新增“热门话题”版块,紧跟社会趋势;更新大量“试一试”练习版块,理论与实践紧密相连;新增“小调查”“思考题”版块,鼓励创新性阅读与批判性思考;新增“问题回顾”和“自测”版块,巩固核心知识。7.双色印刷,知识点更清晰,提升阅读体验。
电子书
人际关系心理学(第3版)
彭贤
本书是编者多年来对从事人际关系心理学教学与培训之实践经验的概括与总结,分为基础篇、应用篇、专题篇、实践篇和活动篇五部分。其中:基础篇和应用篇涵盖了从基础知识到现实应用的人际关系的诸多方面;专题篇就两性之爱进行了耐心细致、独到深刻的剖析与引导;实践篇是萨提亚模式在人际关系中的实践与运用;活动篇则注重学生学习该课程时的深度参与,方便任课教师参考实施培训式教学,为学生在课堂上创造大量实践、感受、思考与体
电子书
人际关系心理学(第2版)
彭贤等
《人际关系心理学(第2版全国高等院校精品教材)》是编者多年来对从事人际关系心理学教学与培训之实践经验的概括与总结,分为基础篇、应用篇、专题篇、实践篇和活动篇五部分。其中:基础篇和应用篇涵盖了从基础知识到现实应用的人际关系的诸多方面;专题篇包括两性关系和中国本土人际关系专题两部分;实践篇对从校园到家庭的各类人际关系案例逐一进行了心理剖析,并提供了可贵的拓展知识和行动建议;活动篇则注重学生学习该课程时
电子书
在事业和爱情的漩涡里
王英祖
本书写的是铁道兵在兵转工前后,参加引滦入津和大秦铁路两项重大工程建设中创造出来的奇迹。书中作品反映了部队转为企业的艰难历程,展现了军人和职工在事业·爱情·家庭矛盾中的精神风貌。
电子书
设计师要懂心理学(第2版)
著
本书以创造直观而又有吸引力的设计为宗旨,讨论了设计师必须知道的100个心理学问题。每个问题短小精悍,片刻即可读完,让人轻松地理解设计背后的心理学动机。
电子书
津巴多普通心理学(第8版)
1.心理学入门读物,语言生动有趣,被誉为"比小说还好看的心理学入门读物"。2.作者是当代为人所熟知的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50年教学经验心血之作。为祝贺本书的出版,被誉为"当代心理学的形象与声音""心理学界的摇滚明星"作者津巴多为本书写了中文版序,并录制了祝贺视频。3.中国心理学家翻译团队:本书翻译特别聘请了中国科学院学部心理健康与社会治理研究支撑中心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所长傅小兰,并且集合了书中14个心理学领域的14位学者,他们分别来自中科院心理所、北京大学、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济南大学、中山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等高校。4.心理学家们联合推荐:中国心理学会现任理事长赵国祥,几任中国心理学会原理事长白学军、沈模卫、莫雷、游旭群、周晓琳,亚洲心理协会主席、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学位评定委员会主任韩布新,全国应用心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吴艳红联合推荐。5.内容涵盖14个基础心理学细分领域:生物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毕生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心理障碍及治疗等14个领域。6.本书特色——核心概念与关键问题:每一细分专题均由一个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引出,并围绕该问题提出相关的心理学细分领域的核心概念,在回答一系列关键问题的过程中帮助学习者建立对该领域的认知。7.版块丰富:为了让阅读与学习更有趣,本书版块丰富,如"心理学很有用""试一试""写一写""批判性思维的应用"等。8.更新内容近半:第8版是津巴多在80多岁高龄所做的更新,较之其他版本,做了一系列非常重要的更新,修正、删减、增加近50%的内容。9.配套学习资源丰富:14个视频导读、随书赠送《心理学核心概念学习手册》《十大心理学知识应用手册》2个配套学习手册、提供书中图表免费下载。10.双色印刷、彩色插图:知识点更清晰,让学习与阅读更方便。
电子书
管理心理学(附微课第2版)
孙喜林
特色管理心理学教材,实用丰富,紧跟“互联网+教育”趋势。
电子书
心理学质性研究方法导论(第3版)
甘怡群
本书是质性研究方法中的一本内容丰富,结构清晰,理论联系实际的最新教材。内容包括质性研究方法的背景,心理学质性研究方法的发展历史,如何开展质性访谈、分析质性访谈与评估,如何开展焦点团体研究,并分析焦点团体的材料,非干预性研究的原理与具体实施方法资料的收集,质性资料的分析,质性研究的计划与写作。全书各章结构清晰有条理,利于学生理解与学习,配有丰富的插图向学生清楚地讲述在现实生活中进行实地研究的情景。关
电子书
青春期的挑战:写给家长与老师的青少年教育指南
壹心理
解读青春期的典型问题,解码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逻辑,为家长与老师提供温和且落地的教育建议。
电子书
家庭心理健康手册
壹心理
为每一个家庭倾情打造,涵盖青春期、成年期、中年期、老年期主要心理困惑,与家人一起让生命充满正能量。
电子书
心理学
程正方
《心理学(第4版)》以普通心理学知识为基础,吸收借鉴外心理学研究的*成果,密切联系教育实际,在阐明心理学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的基础上,着重分析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培养途径和教育方法。具有很强的知识性和实用性,通俗易懂,可读性强。 《心理学(第4版)》作为心理学入门教材和参考读物,自出版以来,已进行过三次修订,深受广大高等院校师生及其他各类读者朋友的欢迎和好评。
电子书
消费心理学(附微课第2版)
白玉苓 编著
本书对消费心理学进行了研究分析。
电子书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第13辑)
杨宜音
重建社会信任我国当下社会心理建设的最重要主题之一。
电子书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第12辑)
杨宜音
本书探讨了快速的社会变迁下人们心理状态的改变。
文章导航
1
2
3
4
5
>
推荐书籍
相关词语
心理学
自我认知
爱情
亲密关系
心理学与生活
心理学通俗读物
催眠
通俗读物
恋爱心理学
心理学理论
教材
婴幼儿心理学
幼儿师范学校
社会心理学
管理心理学
高等学校
教育
青少年
心理咨询
心理治疗
心理健康
家庭教育
自我关怀
安全感
简单心理
壹心理
糖心理
疗愈你的内在小孩
创伤与复原
情绪急救
消费心理学
消费心理
中国
文集
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
意见反馈
我的书架
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