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条"中国当代文学制度研究(1949—1976)"搜索结果
  • 张均
  • 从制度视角看中国当代文学。
中国永佃制度研究 电子书
  • 刘克祥
  • 首部研究中国永佃制度的大型专著。
河北农村医疗卫生与合作医疗制度研究(1949~1984) 电子书
  • 王胜 著
  • 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赤脚医生队伍和三级医疗保障网,覆盖全国各地的农民群体。本书以河北省为个案,充分挖掘、利用相关原始档案,结合公开及内部出版的报刊资料、地方志和老赤脚医生、社员等群体的口述史料,尽力还原1949~1984年河北农村医疗卫生与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及其实践历程的完整面相,考察其优劣得失,期待为当前医疗卫生体制和城乡居民医保制度的改革提供些许学术依据与历史借鉴
新中国民族工作研究(1949~1957) 电子书
  •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运用国家政权力量与资源,将解决民族问题的思想、纲领和方针付诸实践。通过开展一系列民族工作,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快速发展,各少数民族逐步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本书对新中国初期党和国家的民族工作理论与实践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与盘点,认真总结和吸取该时期民族工作的成功经验与教训,这对做好新时期民族工作、解决民族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中国编辑学研究60年(1949~2009) 电子书
  • 姬建敏 著
  • 本书主要研究1949~2009年我国编辑学诞生60年来,编辑学从无到有,编辑学研究由浅入深,经历从懵懂迷惘、矢志探索到高歌猛进、成就斐然的历程。其主要内容包括编辑学研究60年的演进路径、特征和意义,6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后30年的重要论著、重要流派、重要人物、重要期刊、重要案例,学科建设、教育教学、人才培养以及编辑学理论、编辑实践、编辑史研究。
中国大学制度变迁研究 电子书
  • 张侃 著
  • 本书基于对中国大学制度特殊性的深刻体察,尝试在新制度主义的大框架下综合运用不同的制度分析理论来构建一个系统的多元制度分析框架,将中国大学制度的形成和变迁放在这个分析框架中进行深入梳理、分析,以期能从一个全方位的视角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大学制度从其建立之初就具有的特殊性与本质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对处于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经济社会转型深水区、经济发展“新常态”之下的当前中国大学制度的变革与创新提出有针
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研究 电子书
  • 杨刚
  • 本书从农村养老资源的构建与发展角度,对农村养老保障制度进行分析。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导读 电子书
  • 程红主编
  • 本书各章前面有学习概要,简要介绍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影视各体裁的发展线索,让学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沿革有个大致了解,精选名家名篇文本提供学生阅读。
中国当代文学选本(第7辑) 电子书
  • 王昕朋
  • 《中国当代文学选本》是中国言实出版社为“中国政府出版品国际营销平台”量身定做的文学板块,其目的是及时地向海外读者推荐和介绍中国当代最新文学创作成果,促进中国文学更好地走向世界。入选本书的文学作品,均为2021年新近在国内报刊公开发表过,并且在广大读者中产生一定影响的优秀作品。
中国当代文学选本.第5辑 电子书
  • 王昕朋
  • 本书收录了2021年新近在国内报刊公开发表过的文学作品,包括蒋韵的《我们的娜塔莎》、徐东的《房子》、刘汉俊的《皋陶的四千年》等,文学体裁有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微小说、散文、诗歌和长篇小说。
中国当代文学选本.第4辑 电子书
  • 王昕朋
  • 《中国当代文学选本》是中国言实出版社为“中同政府出版品同际营销平台”量身定做的文学板块,其目的是及时地向海外读者推荐和介绍中国当代最新文学创作成果,促进中国文学更好地走向世界。人选本书的文学作品,均为2020年新近在国内报刊公开发表过,并且在广大读者中产生一定影响的优秀作品。
中国当代文学选本(第三辑) 电子书
  • 王昕朋
  • 本书收录了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包括韩东的《兔死狐悲》、大解的《他人史》、徐怀中的《万里长城万里长》、李浩的《四个飞翔的故事》、袁炳发的《励志课》等。
中国当代文学选本(第二辑) 电子书
  • 王昕朋
  • 本书收录了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包括冯骥才的小说《俗世奇人之三》、刘庆邦的小说《踏雪之访》、张炜的散文《我的原野盛宴(节选)》、蒋蓝的散文《摩托叙事》、西渡的诗歌《江南忆》等。
中国当代文学选本(第一辑) 电子书
  • 王昕朋
  • 本书收录了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包括王蒙的小说《笑的风》、李舫的散文《南岳一声雷》、韩少功的散文《重返雪峰山》、吉狄马加的诗歌《死神与我们的速度谁更快》等。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综合教程 电子书
  • 傅书华
  • 本书以著名作家和作品为纲介绍中国文学史的发展,分为五个编章,包括:第一个十年文学(1917-1927),第二个十年文学(1927-1937),第三个十年文学(1937-1949),工农兵文学和新启蒙文学等。
临时禁令制度研究 电子书
  • 毕潇潇
  • 本书立足于对美国法上临时禁令的考察,通过探究其历史发展,将其衡平法传统中经典理论的现代价值予以明晰,对临时禁令的适用标准予以分析和解读,通过判例研究总结适用标准的“平衡法”“要件法”和“浮动法”等三种基本方法,通过学说研究梳理出“损害最小化”模型、“诉讼保全”模型、“分配效率”模型等三种重要的衡量模型,参考其根据紧急情况和权利内容而设置的不同程序,提出完善我国行为保全审查标准和适用程序的建议。同时
宪法宣誓制度研究 电子书
  • 陈小鲁
  • 本书共七章,内容包括:宪法宣誓的源起与英国《大宪章》、美国和法国对当代宪法宣誓制度的形塑、宪法宣誓制度中的主体与对象、宪法宣誓的誓言内容分析等。
走上丝绸之路的中国文学 电子书
  •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编
  •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带一路”重大倡议,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力图借助此项重大倡议推动丝路文化研究,并通过具体研究参与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因此,2015年8月20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伊吾县举办了“丝绸之路与中国文学”研讨会。本论文集收录的论文,就是从与会者提交的30余篇论文中选出的。这些论文涉及文学、历史、宗教、音乐、美术、探险、中外文化交流等诸多方面,展现了丝路文化的丰富性。
《文学评论》六十年纪念文汇 电子书
  •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编
  • 《文学评论》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主办的全国性文学研究和理论批评的大型学术刊物,主要内容为关于文学理论、中外文学史上重要作家作品和文学史问题、中国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创作和理论的研究和评论文章。本书收录数十位学者的纪念文章,覆盖《文学评论》的编者、编委以及来自全国文学研究领域的作者群体,这些温暖的回忆,真实记录了刊物六十年的熔金岁月与发展历程。
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与中国经验研究 电子书
  •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编
  • 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与中国经验研究创新工程项目自2012年立项以来,全体成员精诚合作,力图从转型期文学史研究、民间视角与经验研究、文学经验与价值研究、域外与本土深度互动四个层面,遵循社会史视野和思想史考察相结合的路径,审视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发生、发展及其根本特征,从中淬炼出与20世纪革命大潮相伴而生的中国经验,以资当下中国文化与道德价值观的重建。本书是上述议题协同研究的第一次结集。
海外中国古典文学研究 电子书
  •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编
  •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正日益成为一门国际化的学问,以往积累的和正在不断涌现的大量国外学术界的研究成果,成为古典文学研究学术积累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足以为我们带来启发。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有意识地开辟国外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成果的翻译和评论工作,并于2013年12月举行了第一次“海外汉学名著评论”论坛,现将这次论坛的论文以及各位学者历年来积累的海外论著评论、学术史研究、学术动态介绍、学者访谈等成果汇为一辑,以
推荐书籍
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