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条"黄土上下:美术考古文萃"搜索结果
  • 张朋川
  • 本书是作者多年来的美术考古研究文章的结集,兼具艺术性和历史性,是了解古代艺术和历史的重要资料。
越国考古 电子书
  • 黄昊德
  • 越人源于浙江,越国始立于浙江,这也使得越国考古对于还原越国历史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更使其成为浙江夏商周考古的重点。本书依托土墩墓与石室土墩墓、越国王陵及贵族墓、原始瓷窑址发掘等最新考古成果,不但使越国起源、发展、争霸、衰落的历史脉络日渐清晰,而且也全面地展现出越人的生活面貌,包括生产生活、葬俗,等等。书中还通过比较分析,讨论了越人如何与中原文化产生联系,而这种联系又是如何影响了越人的生活等内容,
吴越国考古 电子书
  • 李晖达
  • 再现吴越钱氏在五代乱世中坚守的一方乐土。
生活考古观 电子书
  • 场景实验室 编著
  • 《生活考古观》一种以旧焕新的消费动力当下时代的消费倾向是祛魅和内观。承载自我意义与个性表达的古旧、传统的生活方式正在回流,是一个鲜明的趋势信号。文本复兴、极繁生活、经典重制、古法疗愈、共居社区……这种回流不是风格上的怀旧和复刻,而是年轻人以“考古”的姿态重新发现旧时光中的生活意义,重置自己的生活选择,同时在数字时代、社交网络中展现出全新样貌。速度脱敏、狂热褪去、审美疲劳、自我回归,“生活考古观”的
从红壤到黄土:朱显谟传 电子书
  • 等;
  • 本传记通过撰写中国著名的土壤和土地整治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显谟几十年来在土壤发生、土壤侵蚀、水土保持和国土整治等方面的科研成果,系统回顾总结了朱显谟的学术成长经历,重点采集朱显谟的学术成长经历,包括其求学历程、教育环境、科学创新、研究方法、治学特点、学术传承等,深入挖掘对其学术成长起到关键作用的人物和事件,总结其科学思维。朱显谟的科研历程和科研成就,其独特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等,是在中国科学与社
西藏的石刻考古 电子书
  • 格旺 著
  • 本书内容包括:西藏的摩崖石刻、摩崖文字、摩崖造像、西藏的风格、西藏的石刻、石刻文字、石刻造像、石碑、造像碑、西藏的其他石刻文化遗产等。
西藏的岩画考古 电子书
  • 夏格旺堆 著
  • 西藏岩画的早期发现集中在20世纪的前40年,发现者大都是在西藏境内进行考察的外国学者。中国对西藏岩画的考古发现,在20世纪80年代逐渐拉开帷幕。1985年,西藏文物考古队在藏西日土县境内发现了鲁日朗卡、任姆栋、阿砻沟这三处古代岩画点,在国内外岩画学界引起很大反响。对岩画的年代、绘画方法、内容、风格等研究都有新的突破。
美术鉴赏 电子书
  • 王贵胜
  • 本书对中国人物、山水、花鸟、古代雕塑艺术、工艺美术、民间美术、近代美术及欧洲文艺复兴时期、19-20世纪法国美术、19世纪欧美美术、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美术及后现代主义美术进行了介绍。
黄土地区铁路勘察设计研究与实践 电子书
  • 陈则连,吕菲,许再良
  • 本书结合石太、太中银、大西、晋中南等黄土地区铁路勘察设计和系列科研课题研究成果,揭示了黄土常规物理力学性质及湿陷、振陷、微结构、应力应变等工程特性;介绍现场大型原状黄土试坑试验、灰土垫层试坑浸水试验、野外大型人工降雨模拟试验的成果,揭示了降雨作用对黄土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机制,提出了潜蚀易发段、潜蚀程度强的地段优化设计措施与地基处理技术;介绍不同条件下黄土边坡稳定性分析、黄土边坡与地基的防护加固技术的
总编视角:《澳门理工学报》专栏文萃(2015~2017) 电子书
  • 李向玉 刘泽生 主编
  • “澳门理工学报丛书”选编自《澳门理工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改版以来所刊文章,涵盖名家专论、港澳研究、总编视角、中西文化、文学研究等栏目。作为公共学术平台,《澳门理工学报》所刊各文既有名家大作,亦有新秀佳篇;既立足澳门,亦举目神州、放眼世界;既彰显学术坚守,亦展现薪火相传。本书汇集了2015年第1期至2017年第4期《澳门理工学报》中“总编视角”专栏的文章,旨在探讨学术期刊发展现状、路径
港澳研究:《澳门理工学报》专栏文萃(2014~2017) 电子书
  • 李向玉 刘泽生 主编
  • “澳门理工学报丛书”选编自《澳门理工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改版以来所刊文章,涵盖名家专论、港澳研究、总编视角、中西文化、文学研究等栏目。作为公共学术平台,《澳门理工学报》所刊各文既有名家大作,亦有新秀佳篇;既立足澳门,亦举目神州、放眼世界;既彰显学术坚守,亦展现薪火相传。本书为《澳门理工学报》2014年至2017年“港澳研究”专栏文章的汇集,内容涉及粤澳合作、港澳经济与社会、澳门与中西
浙江史前美术 电子书
  • 朱雪菲
  • 史前美术的研究目的,除了探讨审美的起源,更是为了通过史前物质文化遗存,研究早期人类的精神世界。史前的浙江,贡献了年代久远的彩陶器物、登峰造极的玉器工艺、独具匠心的刻纹艺术等种类繁多的美术题材,更重要的是,其中蕴含着贯穿浙江史前考古学文化发展的精神脉络。本书以考古学的研究方法为主,串联四个不同的专题,形成全书架构,通过提取不同种类、不同形式美术题材中不断重复的“模式”,构建适当的用以阐释象征意义的规
天水美术文集 电子书
  • 主编
  • 本书共收录论文70余篇,分别编辑为理论研究、石窟艺术、本土美术与秦州人物四个单元。
美术与幼儿美术 电子书
  • 郭敬
  • 美术与幼儿美术
实用美术基础 电子书
  • 刘江林 张恒国
  • 本书主要讲解美术基础技法和基本技能,内容包括:实用美术概述、认识基本形体、透视原理、构图原理、人体基础知识、人物局部的画法、速写基础、素描基础、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水彩基础、水粉基础、设计表现基础、时装设计表现基础、室内设计表现基础、景观园林表现基础、建筑表现基础等内容,完整地介绍了实用美术包括的主要知识点和内容,是一本系统介绍实用美术的基础教程。本书理论结合实践,通过不同的范例,系统地
爱情:一种媒介考古 电子书
  • 晏青
  •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情感结构,同一时空的不同个体也难逃微观权力的规训,需要说明的是,这种权力并不特指政治权力,可能里面还包括商业资本、父权、宗教、学校、网络群体等。
浙江汉六朝考古 电子书
  • 刘建安
  • 从文物中寻找汉六朝浙江的社会风尚。
黄土高原小流域水土保持监测评价 电子书
名家专论:《澳门理工学报》专栏文萃(2011~2017) 电子书
  • 李向玉 刘泽生 主编
  • “澳门理工学报丛书”选编自《澳门理工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改版以来所刊文章,涵盖名家专论、港澳研究、总编视角、中西文化、文学研究等栏目。作为公共学术平台,《澳门理工学报》所刊各文既有名家大作,亦有新秀佳篇;既立足澳门,亦举目神州、放眼世界;既彰显学术坚守,亦展现薪火相传。本书为《澳门理工学报》2011年第4期至2016年第4期“名家专论”栏目的结集,内容涉及历史、语言文学、哲学、经济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