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条"冷战后美国对“中国崛起”的认知与对华战略"搜索结果
冷战后美国对“中国崛起”的认知与对华战略 电子书
  • 王辉 著
  • 美国如何看待与应对“中国崛起”一直是学界研究的重点。本书从美国对华认知视角深入探讨美国对华战略和政策变化的轨迹,揭示了美国对“中国崛起”的认知从怀疑到焦虑的演变过程,为研究美国对华战略提供了一个新的观察视角和分析框架。
冷战后美国亚太战略(1989~2009) 电子书
  • 李家成
  • 作者李家成认为,冷战后美国东亚战略面临中国崛起、朝鲜问题、台湾问题三大挑战。作者通过分析美国对以上挑战的应对策略,提出以均势求霸权是冷战后美国东亚战略的实质。
战略与管理 国家治理现代化 电子书
  • 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
  • 本书设有经济战略、政制之道、国际关系、社会视野、历史研究、文化与哲学、管理科学等栏目,收录了《政府购买农业公益性服务专题研究报告》《结构失衡和宏观政策》《从土地分配制度看东亚和拉美工业化进程的差异》《民主与共和》等文章。
中国低碳省市试点进展报告 电子书
  •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等
  • 本书分综述篇、调研篇和实践篇。综述篇梳理总结了42个试点地区近五年来的工作进展与成效、特色与亮点,深入分析了试点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调研篇收录了自2014年以来先后完成的镇江、杭州、广东、武汉、贵阳、遵义、南昌和石家庄等八地6篇低碳发展调研报告;实践篇是42个试点省市自评估报告的缩编版,力求最大限度地真实反映前两批国家低碳试点地区工作的原始形态与主要特色。
美国对华政策与美国国内政治(1941~1950) 电子书
  • 于英红 著
  • 中美关系是我们非常重视的双边关系,当双方努力探索新型大国关系时,如何避免因战略误判而重蹈历史的覆辙,就变得非常重要。在1941~1950年,当美国频繁卷入东亚事务时,其与中国的分歧就存在并有所发展;当两国关系面临重大抉择时,此分歧演变为决裂。当今,中美关系因冷战结束和经济全球化而有所改善,但根本分歧仍在,影响美国对华政策的各种因素仍在,因此,站在历史的角度,检视影响美国对华政策的各种因素,对我们而
新中东秩序构建与中国对中东战略 电子书
  • 唐志超 著
  • 当前中东正处于新旧秩序转换之中,其持续时间长短、前行方向皆是未定之数,而这一转换必将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因为其实质是权力的调整与再分配。在这一调整过程中,美国、俄罗斯、欧盟、印度、日本等域外大国或组织以及土耳其、伊朗、沙特、以色列、埃及等域内大国,各自将扮演何种角色?作为新兴大国的中国将在新中东秩序构建中发挥何种作用,如何参与中东事务的解决?未来的新中东秩序又将是什么样的面貌?本书精辟分析了中东秩序
2016年的中国与世界 电子书
  •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 编
  • 本书从中国、世界、中外关系三个方面出发,分析了当下中国与世界的形势,具体论述了中国的软实力建设、国内政策和国际战略,以及世界的形势、规则和格局,各主要大国的战略及与中国的关系等,旨在使读者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当前中国的内政外交、国际的格局形势、中国与其他国家,特别是美国的关系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初始国家信息通报 电子书
  • 中国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小组
  • 本书分为国家基本情况,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气候变化的影响与适应,与减缓气候变化相关的政策措施,气候系统观测与研究等章节。
《黄帝内经素问》隐喻研究 电子书
  • 陈战
  •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其中充满了各种隐喻,由于成书年代较为久远,文辞深奥难懂,影响了对经文的理解。??本书以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理论为基础,综合运用语言学、文学、中医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成果,采用描写与文本解读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和阐释《黄帝内经素问》文本中的大量隐喻语言实例,系统考察《黄帝内经素问》中的隐喻现象,揭示隐喻语言背后存在的规律,丰富《黄帝内经素问》隐喻研究的视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与发展:冷链物流 电子书
  • 田长青
  • 本书反映了行业新技术、新模式和新趋势,探讨了我国冷链物流行业发展的基本战略并提出发展建议。
韩国对中国周边外交的认知研究(2002~2014) 电子书
  • 张弛
  • 以韩国视角为切口,通过它观察中国周边外交,对研究周边国家对中国周边外交的认知具有重要的示范性意义。
冷战后美国防扩散政策研究 电子书
  • 本书梳理了冷战结束后美国政府在防核武器、生化武器和导弹扩散领域的政策与做法、成效及其影响,勾勒出一幅美国单边、双边和多边防扩散政策框架的立体画面。作者把政策的制定与实施、防扩散外交和战略安全环境三个层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即深度研究专题个案,又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冷战后美国防扩散采取的新方式、新手段和新模式,尤其是其集防扩散、反扩散以及后果管理三位一体的政策,认为美国防扩散的实质是防威胁,为保障自己的绝对
认知驱动:做成一件对他人很有用的事 电子书
  • 周岭
  • 《认知觉醒》姊妹篇,用底层规律开启认知驱动力,让你的努力变得有效。
紫丁香冷的街道 电子书
  • [日] 渡边淳一
  • 渡边淳一“寻味”爱情之作,当科技与伦理相撞,情感的天平会倾向何方?
古法今观 考工记 电子书
  • (春秋战国)佚名著等
  • 本书记述了木工、金工、皮革工、染色工、玉工、陶工等6大类、30个工种,其中6种己失传,但后又衍生出1种。其内容不仅涉及先秦时代的制车、兵器、礼器、钟磐、练染等手工业的制作工艺和检验方法,还涉及天文、生物、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知识。
大学计算机——理解和运用计算思维 电子书
  • 战德臣
  • 本书采用对比联想式、场景理解与模拟、习练式的方式,旨在提高学生理解程序执行、理解复杂系统计算思想的能力。全书分为15章,内容包括什么是计算思维,计算思维基础:0和1与逻辑,计算思维基础:0和1与机器程序,机器程序的执行,程序构造是一种计算思维,程序的基本构造手段:递归与迭代,程序编写:计算思维与计算机语言,理解复杂计算环境:计算思维与管理维等。
国货or洋货?:中国消费者对商品原产地的认知 电子书
  • 袁胜军 著
  • 中国消费者对洋品牌的热爱与追捧让我们怀疑,原产地形象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挥的作用或许并不一样,一些基于发达国家样本所得出的结论或许并不适用于发展中国家。本研究希望就原产地形象对中国消费者的影响展开研究,并为中国品牌的国际化提供战略和策略上的帮助。
战略思维十二讲:影响关键决策的高维认知 电子书
  • 周掌柜
  • 商业战略专家、《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周掌柜重磅力作。
冷战后德国与中东欧的关系 电子书
  • 杨烨 高歌 著
  • 德国与中东欧国家同属中欧地区,在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和外交方面,德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关系千丝万缕,层层交错。冷战后,在全球化潮流的裹挟下,地缘因素变得十分活跃。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曲折,也使得欧盟的中东欧新成员对其邻国德国抱以更多外交和发展期许。本书不仅从历史、地缘和文化角度对“中欧”概念做了追溯和分析,而且深入探讨了冷战后德国与维谢格拉德四国,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波罗的海三国共九个中东欧国家的关系
“冷聚变”争论 电子书
  •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会学术部
  • “冷聚变”是一个颇为敏感且备受质疑的话题,也是当前科技界应当面对的重大问题之一。2008年4月8~9日,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以“‘冷聚变’的争论”为题在北京召开了第l7期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邀请了许多专家学者就此问题进行自由讨论。会议就氢、氘气体放电实验出现的许多奇异现象(如异常x射线谱线、超热、新核素生成等)和其理论解释(如“小氢原子模型”、“P.e—P等束缚态模型”),以及其他的实验现象和理论
许渊冲译楚辞 电子书
  • [战国] 屈原
  • 百岁翻译家许渊冲译文呈现,汉英对照,双语韵味。再现《楚辞》的音美、意美、形美,与你共赏楚风悠悠。